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一章 故乡人和原住民(1 / 3)

加入书签

扯的有点远了。我们还是看看现在的世界吧。债券的销售火爆且有序。绝大多数人的需求都能被很好的满足。大量只有一贯的债券在四海旗下的各种商铺里面售卖。已经有人开始溢价收购了,这对四海来说是件利好消息。只要新疆的开发按部就班的开展,以目前北新疆大陆上的那些部落是无法对大明的远征开拓团造成任何的影响的。燕王府最后还是没有采纳让道衍法师出面统领北新疆的开拓。而是让世子遥领北新疆开拓团。因为必须要绝对的忠诚,所以开拓团的大部分将领从政宣司遴选。而开拓团的成员从全军遴选。而开拓团的辎重兵从民夫中遴选,这样一来大量的民夫踊跃报名。这些报名的民夫有相当一部分是用来充实一路上几百个补给点和定居点的。很多的岛屿上面就一个仓库几十个民夫。所有的土地都是他们的。这个政策一出来整个燕属北地都沸腾了。一个流民出身的民夫都可以报名参加遴选。只要成功就可以进入到分配中。分配是严格按照个人的性格进行科学的互补。毕竟几十个人要常年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如果有矛盾的话早晚会滋生出罪案。

四海同时在朝鲜和倭国大量的购买年轻的女性。给岛上的光棍做分配。当然你也可以举家前往,四海会对这样的移民给予更多的权力和优待。一般这种都有机会成为首领或者头目。当然那种规模很小的岛是不会安置补给点的。一般能够安置补给点的岛最少也要有能停泊大型船只的港口和足够的可耕种的土地和足够的水源。东进舰队一路上选了很多到作为备选。后进的船队带着勘探的技术人员上岛以后重新评估。如果不行就全员撤离放弃。如果被选中就开始建设。所以很快一路上被定下来一共五十个大型定居点和近百个补给点。

洒落在从倭国北海道东北到北新疆原亚泥俺地方像一条散落在海上的珍珠链条一样将大明和北新疆串联了起来。甚至只要你有一艘百料的商船就可以一路按着补给点摸到北新疆。只要你带上足够的银钱购买补给。没钱的就在码头上找去新疆的开拓团。只要加入开拓团就能去新疆。不参加开拓团自己去实在是不划算。因为加入开拓团,四海会分配包括女人在内的一切生活用品。让你拎包入住,当然未来的十年你要努力还债。不然就只能一直给开拓团打工了。很多农户都以村落为单位同行前往新疆去开辟荒地。对于这种四海也会给予贷款,然后用贷款购买开荒必要的牲畜和农具。甚至可以先帮助建设住所。未来还贷款就好。

最后甚至四海就在原亚泥俺现在叫北角的地方开设了好几个大型港口,人一到就可以找港口的四海办事处填写参加开拓团的文书。所以,在段时间内。大量的无业游民、无地农民、山中棚民以及原来大别山脉中的大量逃户的农民被组团运往了新疆。原来灵山上的那些也在整合了山中近五六万的人口后分批去了新疆。那些原本的弥勒教大员们都成了开拓团的成员。当他们看到那一望无垠的草原时候,什么帝王将相的心思都没了。这如画的土地都是他们的啊。这帮货哪里见过如此肥沃的土地啊。说句不好听的,这里真他妈的是天选之地啊。结果就这么一招竟然瓦解了弥勒教、白莲教在北方的根基。能吃饱饭有地种,还发女人!谁他妈去造反啊!一时间衙门里面时常有人过来举报反贼。拿了赏钱去新疆成了这帮原邪教帮众的生财之道。这也算是意外之喜。大明璟听到这个消息,多少有点意外。不过对于锦衣卫来说这都是移动的赏赐啊。光赏金就拿的盆满钵满。

有一件事情是大明璟无论如何没有想到的,大规模的开发新疆需要大量的人口。燕属北地的做法是大规模的使用畜力农业机械来代替农业人口。用工商业的高利润吸引地主投资,让他们把注意力从大明的土地上投放到高利润的工商业或者直接转移到新疆的土地上。大明目前的土地在燕属北地的府衙户房中一亩可以换到五亩。你有一百亩地就直接在新疆换到五百亩地。你可以雇人去耕种也可以自己去耕种。这样的刺激下大量的中小地主和佃农也参加到了开发新疆的行列中。而南方的地主也被刺激到了。开放申请的第一个月就有不下三百个家庭申请举家前往新疆开荒的资格。从某种程度上大大缓解了南方的土地矛盾。一下子阶级矛盾没有那么剧烈了。从某种程度上是给南方续了一段时间的命了。当然最后还是会爆发要求跟燕属北地一样条件和待遇。那是早晚的事情。

而那些卫所的将领一直在通过各种渠道接触燕王府政务司的那些外派官员。想要了解如果到燕属北地有什么待遇。可惜他们得到的反馈却是目前南北双方友好,请他们等待时机。最好是别再通过卫所的底层士兵敛财了。卫所还是需要有卫所的样子。起码屯田要做好。那样的话,等到南北合流也算一功。当然燕属北地多少会有所补贴。沿海卫所让他们参与到港口建设中,内地的卫所就开荒稽盗,四海会统一对收获得农作物进行收购。说穿了就是干他们该干的事情。这么一来的结果就是南方大量的卫所开始自我整顿。这也是让燕王府喜闻乐见的事情。而大量的南方逃户也在他们的引导下成批的像沿海地区转运。最后按照人头一船船的向新疆发送。因为燕属北地要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