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95章 知行合一(上)(2 / 3)

加入书签

鹅。

当年的轰六,可是时刻准备一去不复返的。

白天鹅,就跟自家的邱小姐、北边的大炸弹一样,绝对的镇国神器。

只要有,管你能不能飞到天上去,对外面的虎狼而言都是震慑。

按照内部的情报,白天鹅飞的比导弹都快,打是打不下来的。

有了白天鹅,外加邱小姐,那就是想送谁家就送谁家了。

自造白天鹅的技术,只能是想想了。

还有那劳什子预警机,这种物事杜老爹都没听说过,他也不知道贤婿是从哪来的情报,或许就是老美那边吧?

如果算投入,就是把西北全线铺满铁路,也是值当的。

“这事儿我做不了决定,只能汇报上去了。

你们要悠着点,东北近些年都没做建设了。

万一,事出预料,这些铁路就是资敌了。

再者,今年那边也有意放缓了姿态,兴许如你所说,国内确实出现问题了。

但有他们顶着,我们无须直面老美……

你的意思是……

老美呐……”

说起北边,杜老爹也是难掩落寞,与放缓姿态相比,其实他更想看到北边的强硬。

毕竟是一路走过来的兄弟,当年的援助,与现在老美的援助一比,也是亲疏立判的。

结果想到老美,杜老爹的脸色更是难看,终是没有永远的朋友啊……

“爸,就是这个道理。

既然北边放缓了姿态,我们不如主动一点。

在西北两线、东北一线同时开展边贸。

这样我们这边的一些产品,也能有一个销路。

至于交易,主要还是以物易物吧,毕竟如今我们的产品还是不富足的,尤其是粮食。

这样一来,我们铺铁路的动作,就相当友善了。

如果能修一条连通西亚、一条连通草原的铁路,那就最好不过了。

我们这边的,还要尽量多出分支,这样将来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分散所得了。”

听着贤婿的贪婪,杜老爹也沉着脸皱紧了眉头。

这事做的也真是不为人子,但杜老爹清楚,包括煤矿在内,只要女儿杜鹃能提供设备跟资金,上面巴不得如此呢!

“胜利,你几次提到粮食。

先是草原上的粮食,如今我们也要用商品换粮食。

难道北边的败局,在粮食上?

想想多半也是,据我们的情报,那边的供给线已经开始紧张了……”

后面这话,杜老爹知道不该说,但也不能不说,只怕不说,自家贤婿掌握的也比自己清楚。

“差不多的样子。

老美的四大粮商,也是骄阳出手几次也没戳得机会的产业。

他们已经开始对北边的粮仓下手了。

这类动作,他们在七四年的时候,也对我们的大豆动过手脚。

只是被挡在了门外而已。

咱们的复关谈判,怕是已经在筹备了吧?

我们预估,老美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让我们放开粮市。

这就是他们亡我们之心不死了。

一旦老美提了这样的条件,我们就要开始做出应对了。

尤其是大豆产业。

民国之时我们的大豆还是出口的头把交椅呢!

如今孟山都的大豆产业,才是最大的。

豆类可以长期存放,我们的储备周期,至少要跟孟山都持平才好的,至少五年的储量。

粮市是肯定不能给他们放的,因为我们跟北边有差不多的软肋……”

问及粮食,听到贤婿说起一些陈年旧事,杜老爹这边就全无印象了。

拿出笔记本记下之后,杜老爹也就没再说话,而是默默复盘了今天翁婿两人的谈话。

如今跟贤婿在宏观上畅谈,杜老爹也觉着有些吃力。

在经济领域的深度跟细节上,杜老爹这边就真的不是很深入了。

“西北之行,你还是要尽快的。

今天就谈到这,伱先回去准备准备吧。

我汇报之后,会找你的。

你就不要留在山上村了,你在,我不安生,你那些医界前辈,也不会跟我说实话。”

揉了揉有些发疼的额角,虽说是在山上村,但杜老爹这边还是如在杜家小楼一样,话说完,就将李胜利给撵走了。

许多事,也不是安生与否的事,只是杜老爹跟李胜利,都是一样的态度,那就是不想让人知道,翁婿两人的接触过于频繁。

见贤婿利索的离开了别院,杜老爹接茬揉着额角,从公文包里拿出信笺,就开始写起了自己的报告。

今天翁婿两人谈的有点多,也有点重要,趁着印象深刻,老杜这边也要劳于案牍的。

从山上村下来,李胜利用两天整理了一下思路。

就边贸而言,北边的崩塌,八八年就算开始了。

那时节也正是国际上的肃杀期,国内也是一副秋末冬初的样子。

李胜利这边本来是打算,一两年之后,如严打的时候一样,下去转个一两年,再滑脚去趟港城的。

如今杜老爹提了西北的事,又有领导的遗泽在,有些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