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11章 思变(上)(2 / 3)

加入书签

大家的麻烦也就麻烦在了各房之上,要不说早前儿那些大宅门,多养外宅而不去纳妾。

纳妾生了孩子,是要分家产的,各房不服。

至于外宅,生了孩子也是外家、外家子、私生子这类称呼。

只要不是主脉无以为继,这类子嗣是没家产可分的,即便分了家产也是不合法的。

“关叔,您就别瞎揣摩了。

可别给我在村里弄的沸沸扬扬,这可是犯法的,害了我,哪有你的好儿呢?

得嘞!

我就不跟您在这蘑菇了,两个厂子的规章制度,一定要严格的执行。

我不管是谁,犯了厂里的规章制度,就去种地,以后好事儿没他的份儿!

这就是我的规矩。

关叔,论规矩的时候,我这人可真不好说话。

这话我说在头里,到时候,您就别拿着这些事儿,跟我讲什么人情了。

厂里的规章制度,也不是不近人情的,进了厂子不守规矩,那人就是不能用的。

别在这些事儿上,惹的我不痛快……”

说着闲话,李胜利这边也给关大拿立了规矩。

一个厂子,想要在草莽丛生的野蛮市场中活下来,除了要选对产品方向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规章制度了。

别的不说,就说现在公家单位的厂企,许多都是活力不足的样子。

如今吃救济的厂子还不多,等民营、私企进入市场之后,吃救济的会越来越多,崩盘的也会越来越多。

将来工人们吃的苦果,其实也有他们一部分的原因。

只说厂子的管理松散,那也是不充分的。

有的厂子可以活,就是凭借的工人的能动性。

有的厂子活不了,或许跟工人的能动性关系不大,但皮滑的消极怠工,多少还是要沾一点的。

许多事,仔细看看,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没等离开太平庄,李胜利就接了马店集那边打来的电话,现在不是在躲事,他的行踪,自然有人知道。

电话那头是杜老爹留的口信,让他晚上去杜家一趟。

在太平庄这边收拾了一点各色杂粮,李胜利就回了马店集。

前段时间,马店集这边淘汰了部分大牲口,李胜利也让屠宰行的大师傅马老三,熏制了不少肉干跟腊肠。

顺手送到杜家那边,一来可以给孩子补充营养磨炼牙口,二来可以让老杜夫妇拿着去院里赔礼道歉。

平安那五个野猴子,一年赔礼道歉的费用,只怕能比得上爷爷李老爹一年的收入了。

傍晚到了杜家,看着小楼新碎的玻璃,李胜利也是无言以对。

城里不比山上,玩的项目可不多,十岁出头的孩子,也不好跳舞、看电影、听收音机这类娱乐,只能每日里打打闹闹了。

学校那边,丈母娘付大姐也是隔三岔五的被喊去,要不是因为杜老爹,只怕平安几个,早就被清退了。

“来了,伱倒是有心,还专门做了肉干。

但愿零食多了,平安他们能消停点吧!

叫你过来,是因为李怀德那边的事。

看看吧,这是高卢人跟岛上人的报道,我们在他们眼里,还是那个贫弱的老大帝国!”

谈及家丑外扬,杜老爹的脸色也不是很好看。

看完杜老爹推到面前的内参之后,李胜利看到最多的也是松垮、懒惰、懈怠、毫无积极性这类字眼。

技术设备的落后,则是岛上人报道的,这点倒是能让他们有很大的优越感。

一百几十年的设备仍在使用,说成是质量很好,讽刺的意味,也是十足十的。

这些问题,李胜利清楚,许多人一样清楚,可能比他还清楚。

李怀德的考核细节,就是这些问题去的,至于为什么把老李留职,那就值得深思了。

“爸,报道的方向在西南!”

杜老爹要谈报道,李胜利要谈的也是报道,‘西南’二字让杜老爹勃然色变。

“哼!

他们倒是嗅觉敏锐。

咱们停了对西南跟阿尔巴尼亚那边的援助,包括技术援助在内。

咱们前脚停了援助,给每日发出友好的信号,他们这边倒是准确的预测了形势。

此份狼子野心,倒是我们没有察觉的……”

说外人准确预测了形势,倒是杜老爹高估他们了。

西南的事,自七五年始,跟北边一样,也是摩擦不断的样子。

拿着自家援助的钱财,还要搞摩擦,这也是当初减少援助的后果了。

与其他人不同,杜老爹这边是笃定要打的,不然丁王谢三家,也不会一块去西南。

也不会有特务营在西南的安然。

如今看来,友好访问是假,判断己方的战争能力跟战争潜力,才是那些记者的目的。

“爸,狼子野心倒还不至于,他们看的不过是我们的战争动员能力,以及战争潜力罢了。

只是这两份报道,都是偏消极的。

显然,他们也不看好我们未来的态度。

就经济账而言,这仗不能打!

但就对外而言,这仗不仅要打,而且要打的果决而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