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七十八章 传承有序(中)(2 / 3)

加入书签

,此事我安排人,您弄一个口信给他们传过去。

最好别让我,将这几家当了内部的道统之敌。

话咱们怎么说的怎么来,我年轻记性好,真跟我对着干,医脉要没,人从老到小的也得没。

我筹划自训班不易,说掀翻就敢来掀翻,我倒想看看他们的命硬不硬?

这茬,虽说出自我口,但您老还得上去给他们讨个下乡的封赏,兹当是避祸了。”

听李胜利说完处理结果,蒲老点了点头,这次算是还有下限。

李胜利这话虽说是狂妄了一些,但这就是医界霸王的行事之法,这样的资格,本就是之前蒲老、史老等人赋予的。

在医界,做个不管不顾,没底线、只牟利的游医、野医,没人管你。

真到了一家医脉的程度,那也算是入了医界江湖,有江湖就有规矩在,医界跟武行面上的规矩都是差不多的样子。

背地里违反,没什么的,也没人会去追究,但真的当面叫板规矩,那就真的没活路留给你,武行的联合绞杀,直接就是硬来。

医界的绞杀,那可就多种多样了,以医脉关系催动官方绞杀是其一;同行抵制、甚至于当面打擂台是其二;弄些疑难杂症,当面摘招牌就是其三了。

至于弄个病秧子去,让他死在医馆之内,这类就属于盘外的脏活了,不是不能用,而是人多的时候不能用。

真要用了,那就不是摘招牌那么简单了,接下来就是破家灭门的手段。

如今坐在四九城的李胜利,根本也不用什么盘外的脏活烂招儿,混淆一下视听,打着保护的名义,将人送去偏远之地,蒲老说话还真是很好使的。

至于引动那些个被敲竹杠的老客下去,那就真是破家灭门绝传承的手段了,现在还不至于用出来。

“唉……

此事,我老汉接下了,只是捎信儿的时候,需要用到山上的几个医家。”

轻轻一叹,算是接受了医界霸王李胜利的处置办法。

蒲老跟十余老汉来自训班这边也是无奈,身为中医师,谁又不想安稳行医呢?

李胜利有街面上的手段,这也是维系自训班不倒的手段,中医是半个江湖客,这些手段,蒲老也是门清,如今不用就是存了一念之仁。

这些同好如若再不改,有些事,蒲老也无话可说,与李胜利正在进行的返本归源、厘清药性相比,几家地方上的医脉存续,不值当拿到桌面说的。

医者做的就是取舍的行业,于心不忍之类的话,见多识广的李胜利没有,医界打混一生的蒲老自然也不会有。

再者说了,下乡行医未必是什么坏事,于青年人手艺的历练还是有好处的。

拾掇完了自训班的潜在不协之处,李胜利这才准备将筛过一遍的一线中医师送去山上村。

如今这段平静期,对自训班的老学员而言,也是难得的用功时间,老学员之间的互相督促,在李胜利看来也就那样了。

虽说也见过妹妹李映红脸上的巴掌印,见过弟弟李建设脸上的青紫痕迹,但李胜利都没心软,或是帮他们出头,用功的督促而已,这算是好心好意了,没那找后账的必要。

现在已入深秋,过了这个没有春节的年关,明年八九月份就要对下乡正式下文了。

再到深秋时节,这些老学员们才会知道什么叫做竞争,下乡是针对所有城里学生的,这批人的数量很可观,过目不忘的或许不多。

但记忆力好的绝对不少,自训班的门槛本就不高,不想被顶下去,现在这种程度的努力还远远不够。

背功,差不多就是把年轻人逼疯的蠢笨功夫,没什么捷径可走。

如今背的越多,将来入门之后的基础越牢靠,藉着背功,藉着名师引路,三五个月入门,或是一两年两三年真正入门的中医天才,比例自然也会有的。

国内少说两三千万人下乡,里面的天才不计其数,闭着眼筛选,许多人的资质,都要强于自训班老学员的。

不想被顶替,不想去下乡,这点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天才般的资质,就得拿出锤不烂、打不垮的韧劲出来。

函授、轮转,就是李胜利针对这种有韧性的学员,给他们安排的机会,这个机会是不限次数的,只要自训班、传承班、精研班这边能维持的住。

在人员的吸纳上,李胜利也会尽可能的竭尽全力,只是时间对于有韧性的学员,不是很充分。

随着人员的下乡,自训班也会慢慢的缩减规模,直到最后被函授班、传承班、精研班所取代。

如今李胜利能掌握的资源并不多,现在的自训班,占了消耗的大头,等人员都下乡了,不怎么消耗他自身资源的函授班才是大头。

等到了传承班选人的时候,门槛就不会跟自训班一样低了,想要从下乡的苦窑之中挣出来,老学员们不下点死力气,机会也不大,除非是之前那些个医家后人,或是李胜利要照顾的子弟。

偏颇跟双标,李胜利这边也不讳言,医家后人跟山上的返本归源有关,即便是下乡,也不过是意思意思。

至于被照顾的子弟,跟当前的资源,或是以后的关系有关,自然也会照顾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