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九十七章 皆为利往(中)(2 / 3)

加入书签

难为,李胜利也不会憋着,虽说不能调理成老一行人,但依约而至跟不请自来,还是要分说一下的。

李胜利的直接,让史老的眉头紧皱,成老等人也是面露尴尬之色。

都是老江湖了,一句屋里说话,信息量不要太多。

史老虽说是避暑会的召集者,但真正做事的还是李胜利,有些话史老说了可能不算,但李胜利说出来,就是要作数的。

请李胜利过来,也是因为史老这边听了老成他们过来的原因,觉着有些不妥,现在再看这主事人的反应,史老知道,这事怕是要横生枝节了。

别看避暑会的名头不大,但召集的京中名家,跟各地一线名家可是不少,人员加在一起虽说还没过百,但这批人却也是医界的精华所在。

对比之前来的各地名家,这批人的份量,在医术上看,还是更重一些的。

一旦出了岔子,不说会累计中医界的半壁江山,也该算是两三成的。

“白芷,带着人去村部给郭士槐打个电话,让他抓紧过来一趟。”

成九如成老,也是李胜利有耳闻的医界名家,这位不仅家传渊源,也是个敢于说话的。

膏粱之体跟蔡霍之体之分,本是医家说辞,不予病家知晓的,这位成老,为使后辈学医更简单一些,便将膏粱、蔡霍之分挂在了嘴上。

早前儿这话虽说不甚体面,但说出来倒也无非,无非惹的那些个膏粱之体不喜而已。

但如今说出来,还挂在嘴上,就不是那么妥帖了。

膏粱蔡霍之分,于普通病家而言,无非是吃的好点,我吃的差点,也没太有所谓,毕竟膏粱蔡霍之分,是用于治病的。

但对有些人而言,这膏粱蔡霍之分,就是不该存在的了。

蔡霍之体易感风寒;膏粱之体易受暑湿;里面映射的可是穷困苦寒跟荣华富贵,这话如今挂在嘴上,怎能不令人忌惮呢?

但这话,李胜利也是赞成的,之前李胜利认为中医师适合做特工,按照膏粱蔡霍之分,中医师也可以去反贪的。

你吃过什么、玩过什么,脉象说的明白,不服脉象,剖开肚子看看也就明白了。

想着中医的广泛用途,坐下之后没有先开口说话的李胜利,倒是没忍住笑意,‘呵呵’笑了几声。

他想的是,等将来有机会,不妨试一下,看看那些人还有个啥说辞,跟腕上的名表不同,中医师的脉象,能看的东西可就多了,吃喝嫖赌抽,都能看个一二的。

见李胜利无故发笑,史老跟成老对视一眼,彼此摇了摇头,都没有说话。

两人都是经历医界江湖的老人了,成老虽说年轻很多,但出身沪上,见过的江湖场面更多一些。

本以为主事人是京中的史老,如今看来却是一个弱冠少年,这就更加令人忌惮了。

“成老,见了你,想到了一些趣事。

无非膏粱蔡霍之分,脉诊之下,人的一些过往,于我们而言洞若观火,这人是好是坏、是成是败,遮羞布是遮不住的。

等将来有机会,我给上面提一下,让中医师也参与一下审讯工作,脉诊的甄别力度,可比大记忆恢复术强多了。”

听着李胜利牵强附会的说辞,成老这边面色一沉,仅仅几句话,就让成老看到了李胜利的狠辣之处。

之前不是没人想过这事,也不是没有中医师参与过,只是真正的名医名家也是有体面的,早前儿衙门的仵作,从来不算是医界之人。

但西医却有法医一说,李胜利的说辞,虽说牵强了一些,听着也像是玩笑话,但真正懂行的人,听到的却是其中的狠辣。

除了脉诊之外,中医的很多手段都可以用来审讯的,真要是用了,只要你还是个人,就没有能藏的住的话。

西医的吐真剂、测谎仪,成老也不是没有耳闻的,但跟中医的手段相比,差的远了。

肝火郁积,中医可泄肝火;情志不调,中医也可展胸臆;金针手段,也不止可以退烧、止疼的……

见南来的名家,沉着脸满是忧虑,史老这边只能出言缓和了。

“胜利,成先生此来,也是为了中医大传承而来,还是要正经说话的。”

成老想的,史老根本就不去想,与刑讯相比,李胜利之前说过更狠的,而且现在正在做着,虽说不是李胜利亲自出手,但京中医界,早已有了流言蜚语。

这些话,就如今的形势而言,对有些人才是真正致命的。

“史老,我知道,所以我让王家女去请郭士槐了。

成老一行,想在城里城外待着,避暑会的由头远远的不够,只能托庇于郭士槐那边的麝香保心丸了。

张教授不是药学家吗?

正好帮一帮郭士槐,他那两把刷子,玩玩中医还成,真玩中成药制药,他还差了西医的化学知识。

张教授,这对你而言不难吧?”

进屋的三人之中,只有一个汪依仁李胜利不怎么熟悉,对于张教授,他可比对成老熟悉多了。

中成药制药,中医手段比重虽大,但没了化学手段,只能叫做成药的,成药产业化、机械化生产之后,才能叫做中成药的。

手里握着四十年的组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