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八十二章 迁居落户(中)(2 / 3)

加入书签

,但中医确实要有个南北之分的,只因南北东西地气各不相同,返本归源探究医理的时候,想要一以概之,也会存在偏颇的。

流派之分,也算是地域之分,伤寒派、寒凉派、温病派,就是现实的例证。

北方苦寒、南地潮热、西北风燥、东部海潮,这些也是中医问诊辨症必须要过的关隘。

不考虑地气,不分南北东西,就跟伤寒经方到了南方不怎么好使一样,不做增减加味,医者便难逃庸医之名了。

沪上过来的医家偏细致,吴湛、吴昂叔侄现在也可以算是自己人,李胜利也不做遮掩,直接说出了本意。

“避祸!”

“避祸?”

“对!

就是避祸。

我召集你们进京,解表药传法只是遮掩,早在年前,我就预感形势不利于中医大传承,奈何彼时能力所限,只能以解表药传法之名,诓骗诸位进京了。

如今端倪已现,文艺界的风雨,马上就会波及中医大传承。

诸位是中医界的精华所在,我总不能看着你们在风雨之中凋零吧?”

李胜利的回答,倒是没有惊着吴湛叔侄,两叔侄对视了一眼,彼此点了点头。

南派医家并不缺乏敏感性,相对于京中名家的好名,他们反而更务实一些。

“李兄,人就这么走了,怎么给司里还有陆军总院交待?”

怕中了李代桃僵之计,江湖经验丰富的吴湛,也开诚布公的说出了心中的疑虑。

如果李胜利借着沪上医家的到来,施展金蝉脱壳之计,那他们这些人可就要坐蜡了。

“交待什么?

没什么可交待的,我也拿不出好的说辞来交待。

爱咋咋滴吧……”

吴湛正经提问,李胜利却直接摆烂,这是两叔侄不曾想到的。

但李胜利这边说的也是实话,给司里或是部里交待,他就没想过。

之前将各地名医所属,分配到各个单位以作遮掩,就是他的交待了。

再过一月多点,停课之后,也用不着他交待什么,几百中医名家,虽说代表着中医界的精华,但丢进偌大的水池里,暂时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李兄,如此做事,就过于草率了吧?”

紧皱眉头看着李胜利,吴湛这边的心情很糟糕,他们大老远的来了,李胜利却弄个有头无尾,也确实令人恼火。

“这一批就安排后来的吴门医家,你们这些人,在司里挂了号,还是要等一等的。

吴兄,乱局在前,些许小事,就不要斤斤计较了……”

听着李胜利烂乎乎的回复,吴湛的眉头皱的更深了,与其他人不同,他们叔侄的身后,还有一个吴门传承的。

“李兄,我们叔侄的根基在吴地,在京人员只是一部分,剩下的人怎么办?”

李胜利说的话,吴湛叔侄完全相信,因为他之前做的种种,还有从董师那边打听到的隐秘身份,都可以佐证这些话。

凭吴家叔侄的江湖经验,他们不相信,李胜利这样的人会如此大费周章的做无用功。

两人代替南派医家过来问缘由,其实更多的原因还是为了大部分人依旧在吴地的吴门传承。

“简单,随便编个理由,以赤脚医生自训班的名义,给那边发个公函,将人调过来就成。

钱跟铁路上的一些关系,我可以帮你们解决一下,再多的我也无能为力了……”

如今的自训班也算是有公章的单位了,京中衙门口太多,到了地方之后,谁又能分的清呢?

惯于走偏门的李胜利,给了吴家叔侄最简单的办法,至于铁路的关系,杜娇阳那边有,王前进跟谢飞也能出力的。

吴门的医家再多,也不过几百人,总不能一下弄几千人过来吧?那也不现实。

“好,我们这就去找柳兄办理。”

医家的抉择也是干脆利落的,虽说许多事还没有被证实,但吴湛、吴昂叔侄,选择了相信李胜利。

他们早就在陆总碰头的时候,已经坐在了同一条船上,两叔侄虽说可以决定下船与否,但从李胜利的表现来看,如今下船多少有些不智。

相比于京中医界,南地的医界更为活跃一些,许多事都是源于二九年的那次取缔中医,国医节就是在沪上定下来的。

在忧患意识上,南派医家是高于京中医家的,对于中医的颓势,医脉颇多的吴门,感悟更深一些,因为近些年来,许多吴门医脉,已经名存实亡了。

相较于迟来的各地名老中医,分两拨而来的吴门医家,也多少有些名不副实,人员相对年轻是一个原因,但更多的原因,还是自身的传承出了问题。

自二九年开始,普通的中医在收入上,已经跟西医拉开了差距,顶级的那批中医,自然不能算在内的。

之后的团结中医,实则是在打压中医,之后虽说有所改善,但普通中医的地位跟作用,还是差了西医不少,许多只能冠以村医、乡医的称呼,这一样是实际存在的问题。

吴家叔侄的爽利,多少有些出乎李胜利的预料,要是将来京中医家们也能如此多好?

相对于各地的名老中医,以及吴门医家,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