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一十六章 解表(中)(2 / 3)

加入书签

是说不能用,但药效如何就得两说了。

中医常用药三四百种,县城的医院或是药铺,能不能齐备,也得两说着。

一些尖头八脑的药材,许多药铺都是不准备的,根据各地的情况,药铺这边大致都会有一个常用药清单。

样样数数都备齐,那一年的药材损耗,也是未知的,之前的买卖要为自己保本逐利,现在的买卖,也不是胡吃海塞,为公家的财产负责还是要的。

客观来说,买卖在哪都是一样的,没了盈亏做参照,也就不叫买卖了。

问诊看病的包治百病,医院药铺样样俱全,那只能是想法。

“我没真正下乡问诊的经历,这话就不好回答了。”

下乡问诊,郭士槐也不是没经历过,但他说的下乡跟李胜利说的乡下是不同的。

像李胜利这种驻点医生,就算是正经下乡问诊的了,偶尔做个医疗援助,这不算的。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同样的一方水土也有一方水土的病人。

躺在病床上的那位,河间派或是说成寒凉派的名医老刘,他传承的渊源,就跟水土有关。

河间派创派之时,在宋代,那时局方是主流,局方用药偏温燥,河间所处风土刚燥,人多阳盛之体,温燥之药用于温热病或是阳盛阴虚之体,疗效不佳不说,还有别的弊端。

这就促成了寒凉派的诞生,因其有地域的原因,也称河间派。

乡下一词范围过大,药剂要怎么用,还是得根据当地实情来看,随口说经方、局方、验方好用,那就有失水平了。

“这话算是客观,那我再问,如果遇上传法书中的表症,有医无药怎么办?

还有,医者的水平一般,很可能就是一本伤寒也读不明白的医者。”

李胜利这话问的,就纯属没事找事了,有医无药、医者还读不明白伤寒,这跟无医无药是没区别的。

这能怎么办?

只能是凉拌了,无医无药,总不至于胡乱吃药吧?

药这玩意儿胡乱吃,西医或许问题不大,中医么,吃死人可能也就一两副药的事儿……

“这……”

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老郭这边只能沉吟不语了。

“嘿嘿,无言以对了?

下面的农村,绝大多数地方,大致就是这个样子的。

偏远一点的,也不算是无医无药,村里怎么也会有稳婆、神汉、乡老之类,给乡民提供药物治疗的。

至于你们要问,为什么不去医院,那就是不知疾苦了。

有医院,看病问诊也是要钱的。

解表药的传法书,只是附带的学习资料,我真正让你们做的,是出一篇传法书,教人怎么就地取药,自己看病。

或者说是,让我提到的那种伤寒都读不明白的人,作为医者,为那些人就地取药就地治病。

柳爷,一片大白的报道有了吧?

让骄阳给诸位读一下,然后再想想。”

听李胜利说完有些扯淡的让病人自己就地取药治病,又听了日报上一片大白打天下的报道。

屋里的众人也陷入了沉思之中,按照报道之中说的,被称作大白片的解热止疼片,倒是最好的西医解表药了,很实用。

有了这个,中医的解表药想要推行,真是很难了。

郭士槐所说的慢繁贵,跟解热止疼片的药效一比,也算是道理透彻。

用解表药的传法书跟上一片大白打天下的报道,用老话说,那就真是狗尾续貂了。

听杜骄阳读完一片大白打天下的报道之后,放在面前的解表药传法书,就真的有些拿不出手了。

见众人不说话,李胜利也没第一时间说话,而是自顾的拿出烟盒火机,抽起了烟。

李胜利抽烟,屋里的气氛就放松了一下,见自家的传承人斜对着自己抽烟。

想着李胜利口中寄予厚望的解表药传法书,柳爷这才明白,这孙子连自己也瞒住了。

虽说被瞒着,让人不怎么舒服,但自家的传承人心术至此,那也就算是能立住了,这点更好。

见李胜利这边频繁的弹着烟灰,柳爷想了一下,扫了扫满屋的人,心里也就大致明白了他的想法,这是要当着众人的面,给自己拔份儿啊!

屋里的都是老江湖,一旦李胜利眼神交流,只怕这些人会看轻了他这个柳家嫡子。

想到自家传承人的周全,柳爷捋了捋颌下的山羊胡,开口说道:

“胜利,都是医界同好,一片大白是咱们柳家弄出来的,解表药的传法书如何操作,你给诸位同好说一下。”

见柳爷收到了信号,随手施为的李胜利这才弹灭烟头,抬头扫视了一圈,开口说道:

“经方也是有出处的,南北地气不同,东西药材有异,地不同则人不同,病因也有不同,药材的效用也是一样。

以经方解表药,治天下之病多少有些片面了,但一地一方,咱们现在也做不到。

简单的返本归源一下,那就是选出经方之中的对症主药用来简单的治病。

只用主药,没了君臣佐使的配伍,四气五味、性味归经的作用也就不显了。

基础的成药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