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七十二章 猛龙过江(下)(2 / 3)

加入书签

骄阳当做自家的儿女来看了。”

邹姨表了态,李胜利也没跟撺掇王前进一样,磕一个认干娘,这茬论私交还成,在公义上,就显得画蛇添足、不伦不类了。

“邹姨,骄阳这边,骄纵了一些,以后还得让您费心。

她是要出国做事的,行走坐卧,代表的可不是她一个人,该有的规矩、气势都要一丝不苟的。

柳爷,这次进城,您这边也得提点一下我媳妇,早年间的纸醉金迷,她也一样要了解的。”

李胜利的一手托两家,柳爷这边无所谓,还是那句话,他是柳家的传承人,说什么是什么。

至于邹姨这边,又对他另眼相看了一次,邹锦少年时,正是留洋甚嚣尘上的时候,家境不错的她,也就有了留洋的经历。

但她运气不济,没赶上前几波的留洋潮的黄金期,却迎来了小鬼子,家道中落之后,留洋只完成了一半,不然,现在她弄不好也是协和的名医。

许多事都是前尘往事了,这些她在家里也从来不提,毕竟出身是个敏感的话题。

在她看来,李胜利之前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对于出国留洋应该不会太了解。

事实却不是这样,李胜利才是真正了解留洋的那一个,一般人以为的留洋,只是出去学东西。

可学东西却不能融入国外的生活,真正想要融入其中,从底层开始,那就要适应国外的生活习惯。

但路有千万条,除去从底层适应之外,还有一条,那就是带着本国的潮流或是习惯,让周围的外国人适应你,这就是比较高端的留洋了。

按杜骄阳的出身,李胜利的观点是很准确的,只是如今的大院,没有之前的名流们富足,讲究气质跟潮流,资金上有天然的短板。

“知道了,我多少有点国外的生活经验,之后我会跟柳前辈对接一下的。”

现在的子弟,要想跟李胜利说的一样,带着文化自信出去,很难。

这点邹锦看的很明白,即便学了气质、习惯,可出去之后没钱,学了再多也是没用。

再次扫了一眼屋里的东西,邹锦知道,李胜利的世事洞明,只怕不在刚刚出国的老杜之下。

也只有这样的人物,才敢年纪轻轻大言不惭的开口,护持中医大传承,不然就真是大言不惭了。

“那您两位受累,我先去收拾一下进城要用的东西。”

柳爷跟邹姨也是要对接一下的,毕竟,李胜利召集各地中医名家,为的可不是陆总的新科室,而是为了中医的大传承。

借鸡生蛋,总不好让陆总那边看出来的,有些事必须要事前对接的。

柳爷带着邹姨去了东山的书房,李胜利这边也没再提点杜骄阳,只是收拾了一点衣物。

女混子的心机城府浅了一点,这也是环境使然,等经历多了,出国的时候,想必会好很多。

收拾完了东西,李胜利又去了一趟村部,将敞篷的中吉普开了过来,留下柳爷一个收拾进城用的东西,他又拉上多了一个赵彩霞的队伍,去了一趟山上村。

那辆威利斯吉普,虽说是正经改过的,但空间有限,要不是改过,后排坐上两个人多少还是有些拥挤的。

但好处就是车小,比道奇中吉普好开一些,至于道奇中吉普,开着跟开解放车差不多,简单点有限。

山上之行,还是安邹姨的心,眼见着入夏越来越近,有些事,邹姨这边也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从后视镜扫了一眼不断跟杜骄阳交流的邹姨,再看了看有些拘谨的赵彩霞,这位谢家老妈很现实,如果她不破家而出,赵彩霞以后的日子就难过了。

现实就是如此,谢飞是不可能跟着他老妈的,老谢那边不会允许,邹姨这边也一样不会要。

没了老妈在身旁耳提面命,谢公子就好收拾了。

车到山上,看了一下别院群落,邹锦这边也是暗暗心惊,看李胜利的做派,这是相当不看好城里的。

对于李胜利的眼光,邹锦这边是相信的,老杜夫妇都选择了出国,两夫妻也是圈子里的表率,不得不信。

这话,邹锦也没跟杜骄阳说,这傻姑娘心里藏不住话,太重要的东西,不能跟她分享。

李胜利这边也是这么做的,虽说教了杜家姑娘不少东西,但基本都是出国用的,跟现在的形势说不上话。

在山上见到杨玉莲之后,看到她在李胜利面前的卑微样子,邹锦摇了摇头,也失了在山上村转一转的心思,大致看过就好,现在还没必要太细致。

回洼里的车上,邹锦扫量了几次李胜利跟杜骄阳,这俩能凑在一起,也是形势使然。

这样的夫妻关系,早前多见,如今却是不多见的,再由此想及家事,这位女强人也是愁肠百结。

到了洼里换上威利斯吉普,还是原车人马回城,至于柳爷,则是需要赵满奎或是赵老大将他跟李胜利的行李,送进城去。

回到城里,众人各自散去,看着心事重重的邹姨离开,杜骄阳拉着李胜利回到两人的新房之中。

“老李,邹姨这边是不是再拖一下?

真要是让她破家而出,她就什么也不剩了。”

几乎跟谢飞老妈聊了一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