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九十三章 行走的中医院(上)(2 / 3)

加入书签

的检伤次序,危重症在前轻症在后。

跟着卡车一路走来的,基本都是轻症,卡车上的重症,也多半是砸断腿的。

有了骨伤高级,加上李鬼手的经验,这些都不是问题,手法复位,辅以白药保险子。

王院长、马主任站了十多分钟,李胜利这边处理的伤员,也差不多十个。

老王、老马两人对视一眼,轻微的点头之后,算是认可了李胜利的骨伤手法。

不管是大腿骨折还是小腿骨折,西医骨科这边也就一条,手术接骨。

“肋骨骨折、伤肺,有轻微气胸,骨折无须手术复位,但需要胸腔引流。

肖凤,保险子。

马主任,手术是你来做还是我来做?”

现在李胜利手里的伤员就有些棘手了,顺手将肋骨复位之后,他也给出了手术方案。

跟开胸肋骨复位相比,气胸引流就是小手术,别说是马主任了,这样的手术,杜长林那边也是手拿把攥的。

“我来……”

见好歹从李胜利手里流出一个伤员,王院长跟马主任同时开口。

骨伤,两人都不太擅长,陆总的医疗小队,坐飞机赶来可不是为了正骨的,而是为了抢救危急重症。

骨伤科的医生,可能现在还颠簸在来的路上呢。

骨折,虽说也算是重伤,但地震伤之中,更致命的还是胸腔大出血或颅内出血这类。

王院长、马主任都是能开胸、开腹的大拿,王院长这边甚至可以进行开颅手术,只是如今手术室的医疗条件,还不太具备。

两人一起跟着担架进了手术室,很快气胸引流手术做完,看着明显呼吸通畅的伤员,两人对视一眼之后,王院长问道:

“老马,这小子什么来路?

辨症气胸?手术引流治疗?

中医有这套说辞吗?”

觉着马主任跟李胜利很熟的王院长,问出了心中的疑问,他是西医科班出身,对中医的了解不多。

马主任不同,他是先学的中医后学的西医,虽说中医只是学了个基础,但在中医理论上还是强过王院长的。

“院长,这时候了,就别分什么中医西医了,那小子站在门口,给我们解决了很大的麻烦。

不然刚刚车上下来的十几个骨折伤,都是需要手术治疗的。

他的手法不错,可治疗效果如何,需要咱们跟进监控,别是个银样镴枪头出来混事的,那出了问题,就是咱们医院的失察之罪了。

我看还是需要联系一下中医研究院的董老师,咱们是野战医院,用一个闲散人员,恐怕收尾的时候不好说话。”

与基本脱离一线接诊的王院长不同,作为陆总一线主力的马主任,跟董师差不多,接诊的经验很丰富。

接诊多了面对的人就多,心眼不多也不成,不然立不住。

病患,可不是个个都好说话,碰上棘手的病患,自己处置不当,轻则影响接诊的心态,重则影响自己的前途。

医患之间的问题,可不是西医独有,中医也一个样,讳疾忌医不就是实例吗?

与王院长关注中西医之分不同,马主任更关注一些细处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好,不提中西医的问题,就能让陆总颜面扫地。

“现在还不行,通信线路要留给更重要的事,过两天电话恢复了再联系老董吧……”

马主任提出的问题很现实,但王院长说的更现实,现在是在救灾,用无线电做这个,就显得陆总这边心胸狭小了。

处理好了第一个手术患者,见没有后续的伤员过来,两人收拾了一下就出了临时手术室。

再到营地门前,就看到许多便装人员,在帮着营地内的人员扎帐篷呢。

此时的李胜利已经坐在门口,开始完成割治高级的任务了。

遇到一些外伤明显的,他就趁着老王、老马去手术的间隙,要来了自己的那套器械,开始帮着伤员缝针。

缝针这活儿,不要求美感的前提下,速度还是很快的,只要有了熟练度,三五分钟处理一道伤口很简单。

看着李胜利捏着持针器在缝针,老王这边直接愣了一下。

“老马,中医还有这路技术?

那小子不是个西医吧?

我看缝合的速度很快啊!”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不用看伤口,仅是从李胜利持针器的动作上,王院长这边就能看出他的手艺不错。

“应该是中医吧?

听他说还是自学的,中医倒是有金创一科,但现在这路科目,一般都是治疮疖的。”

老王的话,马主任这边也没法回,他跟李胜利根本就不熟,要说熟也仅仅是面熟。

虽说有过一次合作,可李胜利的根底,老马这边是完全不清楚的。

“这半大小子厉害啊!

老马,你说这小子会不会是史老培养的关门弟子,专门用来提振中医的?

骨伤,西医这边并无优势可言,相对于中医骨伤的手法复位,西医这边的代价更大一些。”

作为院长,这也是老王不得不关注的问题,自老朱受了牵连,协和那边就有些跃跃欲试了。

肺痨的中西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