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五十一章 顺遂(下)(2 / 3)

加入书签

羊回来了。

让赵老大套上马车,带着赵家三兄弟,李胜利又扑奔马店集而去。

这是第一笔买卖,还是要仔细应对的,一路上的关隘必须要问明白了,免得以后出岔子。

到了马店集,李胜利首先问的就是贩回来的羊只数量,小半月的时间,天寒地冻的,路上如果损失太大,这事儿也得斟酌。

好在马店集这边赶羊回来的,都是做熟了的老把式,一路上虽说死了五六只羊,但也没浪费。

羊蔫了这老几位直接在路上就收拾了,羊肉放在马车上冻着,头蹄下水就做了他们的干粮。

看着被分别围在圈里补充草料的四百多只羊,听着大致的账头,李胜利跟老支书王胜庭一样笑的畅快。

任谁四百多只羊,到手的价格不到五块钱,也得笑的这么乐呵。

王胜庭这边给酒厂的价格也定好了,杀好的羊分了三个等级,大的五十、中等的四十五,小的四十。

收拾好的羊皮,在进出口公司这边,不分等级的均价差不多十块钱。

头蹄下水送市场卖,五块钱也差不多,自己做出来,最少能卖十块钱。

一只羊纯剩五十块以上,一笔买卖就赚两万多,不算粮票,足够马店集买一年的粮食了,算上粮票,就不一定够用了。

但羊只卖给酒厂,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从酒厂换到各种粮食,虽说数量上不可能敞开供应,但架不住京郊的酒厂多啊。

一来一回,即便粮价翻倍,对于盈利而言也无所谓,马店集这边又省了一大笔粮票。

“胜利,亏了遇上你,这次我们村能过个肥年了。”

看着圈在一起的羊只,王胜庭老泪纵横,羊只到了村子,他的心也就放在肚子里了。

“老支书,这才刚开始呢,驻村干部这边,没问题吧?

还有一路上,有没有什么关隘不好过啊?”

与老支书搁下心里的担子不同,李胜利更关注的是贩羊的长久性。

不能长久,就得找别的买卖来做了,可现在能做的买卖不多,贩羊真的很适合马店集这边。

“这是熟路,城里活的羊只都是这么来的。

赶羊的把式,也是之前的老把式,路熟。

驻村干部这边,我给他们说了,这是村里接了酒厂的委托。

宰羊他们也看不得,年前这段,还有别的地方的羊要在村里圈着。

这马虎眼打的,真是绝了。

我在村里几十年了,怎么就没你这么好的眼光?”

见老支书王胜庭脸上被泪水冲出了沟壑,李胜利摇了摇头,发现不了灯下黑,那就是还没到绝路。

如今他把路给续上了,就该做大食堂的买卖了。

“老支书,外面的草棚扎好了吗?

赶紧杀一批,从酒厂换点散酒、粮食出来,有酒有肉才热闹。

年前这段时间,让他们抓紧点,驻村干部,让他们去大食堂那边蹲着。

杀羊剩下的羊杂,算是咱们村的正经所得,买卖做起来了,让他们吃的好一点。

这样才有力气,向商贸局那边打申请。

该请就请,该送就送,我不信四百只羊,还换不来咱们村的贩羊指标。

年关也快到了,从酒厂换点酒出来,一并用来走关系。

酒厂的老酒头,要是能谈,也给我要点,我那边泡药酒有用,千八百斤的不嫌多,从份子里出就成了。

酒厂这边尽量不要现金,那玩意儿没多大用,换酒换粮食。

既然是熟路,路也熟那就抓紧派人往北走,五块不成就八块。

只要有利可图,咱们不管进价,今年是头一年,吃点亏就吃点亏,记着把人撒出去,明年的价格要压住。”

李胜利的一大通,一下就把老支书王胜庭给说蒙了。

他只想着社员们能过个好年了,接下来这些,他是一点没想到。

“胜利,你这四成份子给的真特么值了。

甭跟我说了,我老了,咱们进村开会。

你这一套又一套的,我早就听糊涂了。”

看着一脸激动的老支书,李胜利也有些发蒙,刚刚都是顺嘴说的,再说一遍,又要重新想一遍了。

进了村子,依旧是在王胜庭的家里,听着院里王庆平的告饶声,李胜利又跟马店集的十个队长开了一次会。

马凤霞依旧做书记员,安排贩羊的同时,李胜利也给了马店集继续拆城砖的任务,而且拆的城砖一大半要运到洼里村。

贩羊的利润之前他没数儿,不敢让马店集的人给洼里帮忙,现在一把赚两万,实际分到他手里的有六成。

山上村的两成,也不是马店集跟山上村的约定,而是跟他的约定。

年前这第一笔买卖,就够洼里新村的花销了,贩这一把,就够三个村子一起过上一个肥年了。

马店集的社员们,年前也是闲不住了,除了卖估衣、贩羊、杀羊、开食堂、拆城砖,挖冰窖、采冰、运冰,也必须得加快速度了。

过了年,用不多长时间,又要打上春耕了,时间不多,村里的活却不少。

好在年前这些买卖都是顺遂的,今年打了样,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