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通百通(下)(2 / 3)

加入书签

先找单位签字,再调户口,一个个部门走下来,指标到手,两三个月可能都进不了工厂。

现在城里的工作岗位很紧张,弄不好你办关系的过程之中,原来的岗位就被人顶替了。

当然工作还是有的,只是岗位不同而已。

李怀德一句话,年前这些人就能进厂了,以老李的细致,应该是捎带着年货的。

跟王前进说的一样,现在三个人算是做大买卖的,李胜利也没点破这一节,只是点头道谢了事。

“老李,你也别算计那小老李,他可不简单,人家丈人厉害着呢。

我爸见了他丈人,也要叫一声领导的,别有眼不识金镶玉。

人家跟你算计,是怕你吃亏,你老小子,可别不识好歹。”

出门的前一刻,王前进这厮又内心嘹亮的点了李怀德一下,他跟杜鹏也算是半个哥们,杜骄阳的事儿,也没瞒着他。

看着李怀德诧异的回望,李胜利矜持的一笑,王前进这一记,可是神来之笔,这孙子在子弟圈子里,绝对算的上是面带猪相内心嘹亮的货色了。

站在街口送走了王前进跟李怀德,李胜利这才长出了一口气,正骨八法一出,算是一通百通了。

别小看那八个指标,不说赵家,单说自己家里,大爷跟大舅家,出来三个人,两家人的日子就好过了。

风雨不影响生产那是纯扯淡,不过是前期打下的基础好,惯性前进了十年。

跟老大哥那边一样,重工业的基础现在算是完备,轻工业,不用去看厂子,看看供应就够了,票证的存在,就是弥补这方面不足的。

至于农业,刚刚挨了一记狠的,元气恢复都谈不上,再来风雨。

公粮,大致上没问题的,可十年之间,摊下来的公购粮、超购粮可以说是名目繁多的。

分产为什么群起响应,无非骆驼不是被一根稻草压死的。

哥哥姐姐进城,跟当年的李老爹进城一样,村里城里相互扶助,一家人的路才能越走越顺。

家宅不宁,还做的什么事业,现在这年月可不是靠想法的年月,而是靠人的年月。

城里的秩序不存,村里也差不多,真有敢打到马店集的,老支书王胜庭的话,可不是开玩笑的。

民兵好用、不怕事,其实就是对马店集村而言的。

管你是不是孩子,真到了三瞪眼的时候,打到马店集的人,只能被当做口外贩来的羊只。

抚了抚身上不存在的微尘,李胜利转身回了家门。

只要李怀德这边把手续做瓷实了,风雨之中,谁也赶不走他们,毕竟他们都是农民出身,根子正的很。

“妈,让大爷跟大舅家的哥哥、姐姐都进城来吧,这两天李厂长就会给安排好工作。

哥哥、姐姐,我都让李厂长安排在了食品厂,您这边进了厂,可得上进啊!”

进了家门,李胜利先给老娘报了喜,这年月正式工真的就是铁饭碗。

一家人里出了个正式工,可比老家儿活过了一百岁都喜庆,在农村尤其如此。

“真的?

胜利,你一下就安排这么多自家人进食品厂,会不会让人戳咱脊梁骨啊……”

狂喜之后,就是深深的担忧,一边给好大儿拿出在家穿的衣服、布鞋,韩金花一边忧心忡忡的问道。

这就是做人有本、持家有方了,看事不止看好的一面,也看不好的那一面。

现如今的人们,活着就是为了一口气,起码一多半人,都是这么活着的。

许多人名声坏了,要自寻短见,那可真是发自内心的自绝于人。

“不会,这是厂里的奖励,李厂长那边会有说法的。

这么多指标,他没个正经的说法,工友们也饶不了他。

妈,大爷家的大哥,大舅家的哥哥,真的不再想想了,机会就这一次,过了年就不好办了。

咱们家现在有钱,拖家带口的来也没事儿。”

大爷家的子嗣少点,只有大哥跟二哥,风雨欲来,等过了秋,李胜利也没本事给家里人安排工作了。

“你大爷跟你大舅,身体都不怎么好,前两年饿的。

家里没人看着,谁能放心,让你大哥来了,只怕你大爷就吃不上饭了。

让你二哥接济一下,两面的日子就都好过了。

你大舅家也一样,总得留个人养老的,不然……”

老娘的话,也是摆在面前的现实,在村里失去劳动能力,可不意味着旱涝保丰收了。

没了劳动能力,能分到的粮食、工分,只能勉强维生,没病没灾的倒好说。

但五十左右失去劳动能力的,肯定是有病有灾的,一旦摆烂,能活几年就不好说了。

“妈,能不能让大爷跟大舅一起来,我不是学医了吗?

我这认识几个厉害的中医前辈,可以让人帮着给调理一下。”

李胜利估摸着,大爷跟大舅的年纪最多五十出头,这年岁就不怎么行了,多半是农民肺。

现在的村里就那条件,三秋三夏脱粒的时候,灰尘大的很,一旦保护不到位,尘肺病几年时间就能扎下病根。

“嗯,这话倒是不错,我给家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