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一十六章 人尽其能(上)(2 / 3)

加入书签

李胜利,在医界论起来,那可真是要封门的。

“柳师兄,自胜利在陆军总院挑起争端,我老师就决定站在他的身后了。

我老师也说过,我们深究的中医不对,胜利的简化之法,才是拓中医根基的法子。

柳师兄跟老师,这次是想在一路了。”

话到近前,董师也没藏着掖着,直接就将老师在陆军总院之后说过的话,说给了柳爷。

“少拿屁话蒙我,前次上门,不是说胜利行事过于偏颇吗?

他不说这个,我能指着他的鼻子骂?

我又怎么能掀二八年的旧事?

当年那老家伙,就该要挟大汉奸扫清奸佞的,现在轮到我柳家出手了,他在后面端着,算是个什么玩意儿。

咱们医家做事,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既然小董你说了,我就信你,蒙我,可不是仅在祖宗牌位面前论理这么简单了。”

撂了狠话,柳爷再次让出了进门的路,董师倒无所谓,拍了拍双膝,就进门了。

而坠后的祝师,却深深看了李胜利一眼,这次会面,怕是许多人麻烦的开端。

作为教务长,医术之外,老祝更为精擅的是行政,李胜利在陆军总院的那句口号,喊的恰到好处,也喊的极为毒辣。

家里的老师兼岳丈,纵横医界、政界几十年,看人无错,这位才是个半大孩子,就如此的心狠手辣。说他能撑起中医,老祝也认。

但是,虽涉及的是道统之争,但绝人后嗣,刨人祖坟的做法还是过了。

年轻就如此狠辣,只怕这位长起来,会更加的狠辣,如今得了老师的支持,只怕后果难料……

“胜利,当让则让……”

见柳师兄进了门,老祝这边适时的给李胜利递上了话头。

“祝师,不当让则当仁不让,中医是救命之学,三千年传承,不能在我辈手里沦落。

咱们的传承根基出了问题,再受攻讦,许多传承就很难延续了。

他们哭好过咱们哭,咱们要是哭了,以后就该轮到天下的病患哭了。

莪只恨没早生四十年,没赶上史老那样的机会,不然,哪会有团结中医的问题?

祝师,您是在中医大任职的,我想厘定一下中医的理论,需要一个名单,这事儿您给史老说一下。

请……”

祝师也是有见地的,一听李胜利的话,就知道他是有的放矢,而不是忙无目的的胡乱做事。

做事有目的的人危害更大,但他要厘清中医理论的话,也惊的祝师稍稍有些短路。

这可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举国之力,都不一定做的完美,他这个半大小子凭的是什么?

腿脚有些僵硬的进了李胜利的医务室,祝师扫了一圈,跟一般的卫生所大同小异,只是药柜多少有些破旧。

李胜利应给马凤霞的破药柜,已经从里屋挪了出来,因为流感的事,暂时耽搁了。

“胜利,中医大那边有不少单组的药柜,回去之后,我给你批一组过来,柳家的传承人,还是不能太寒酸的。”

虽说脑子有些宕机,但顺水推舟的话,老祝张口就来,这也是没办法的,中医大也要迎来送往。

“祝师,这是洼里村部,正好打着助农的旗号,如果有相应的医书,也给拨一批吧。

您跟董师此来,应该为的是流感用药之事吧?

我这也有现成的方子,这方子就顶您的批条了。

肺痨的方子,等出了结果,也是一样。

药柜、医案、医书,都要给的,我这可不是免费的献方。”

这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关系,不讲是不成的,现在的大环境就是物资供应紧张,给你还是给他,没什么所谓。

加上一点点关系,就很有所谓了,这涉及到的是物资分配,给了你我就得看眼了。

“可以,这个要求不过分,献方献药有实用价值,值得奖励,回去之后,可以上会研究一下。

只是胜利,以后有这样的想法,提前说一下好吗?

让司里通知我们,多少有些被动了。

邀请吴门北上,做的不错,我们学校,正缺一批一线实践过的医家来传授经验呢!”

虽说理念有些不同,祝师还是赞同了李胜利的一些做法。

跟李胜利一样,祝师这边也打上了吴门医家的主意,共襄盛举,就不会让一批学徒北上。

不是大拿,也很难通过吴门那边的考验,北上的这批吴门中坚,盯上他们的人,也实在不少。

祝师如此说话,也是在未雨绸缪,与其他各家不同,温病柳家算是吴门在四九城的支脉。

那些人打着吴门的旗号而来,拜会柳家也是理所应当的,按照柳师兄的说法,他要代爷收徒。

只怕此次来的都是李胜利的晚辈,弄不好一些南方的大拿,到了柳家门里,也只是徒孙而已。

这样一来,李胜利的话语权就很重了,不怕他是个年轻人,就怕年轻人既有本事,又有野心,这样的年轻人太难控制了。

“小爷,您来,先让小董给你把把手……”

柳爷一声小爷,再次让董师、祝师色变,这么称呼自家的传承人,李胜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