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8.第 58 章 我想拜见你的兄长(2 / 4)

加入书签

老实说,她是一时上头才跟谢攸谈的恋爱,到现在都没有想好真进行到谈婚论嫁那一步该怎么办。

或许是受到上一辈子的家族环境影响。

在她的概念中,哪怕是见了家长,哪怕是已经同居了,距离结婚都还有很远的距离。

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她的堂妹。

堂妹家里很有些对她过度保护,把她宠得有些叛逆,满了十八岁后很快就谈了恋爱,隔三差五就找借口跑出去找对象,言语风格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五叔夫妻担心那男的是那种在社会上瞎混的小混混,托人调对方的档案。

最后托到男方母家亲戚头上,闹了好一出笑话。

小情侣不那么正式地见了双方的家长,之后更是明目张胆,经常一起出去过夜,五叔夫妻也仿佛没有给女儿设过门禁一样,看起来十分放心。

这对小情侣仿佛爱得十分火热,又门当户对的,当时家里人包括萧云在内,都觉得他们会成为难得的,由自由恋爱步入婚姻的夫妻。

结果还没过一年,就爆出来那男的脚踏三条船,除了她堂妹之外,还谈着俩网红。

堂妹对此没什么反应,分了手之后依然跟那人当朋友,顺便谈了对方的兄弟当新男朋友,依旧爱得火热。

大家对此非但没有惊讶,反倒释然。

因为这才是圈子里的常态。

萧云对这种行为既不赞成也谈不上反感,自己不会做这种事,但也不会因为别人这么做而谴责什么。

她认可“爱情是调剂品”的观点,对婚姻的“神圣”嗤之以鼻,因而时常将其踢出人生计划。

谢攸跟她观点相似,不觉得婚姻需要爱情,认可它所代表的是利益的交换与家族的联合。

如果没有她的话,他绝对会选一位身份合适,背景干净的贵女成婚。

之前派大裴夫人去杨府,也是试探成分居多。

但他现在似乎有越来越认真的架势,搞不好真愿意克服一切困难来娶她。

让她抛弃太子的身份嫁给他是万万不可能的,但让她从此抽身也很难。

长长地叹了口气:“走一步看一步吧,问就是事业上升期,三年内不结婚不生子,看他愿不愿意等。”

要是真愿意,她就争取三年当上皇帝,五年换回女装,七年之内迎娶他当皇夫。

时间再短,她担心盛国以后跟他姓谢。

杨虞欲言又止。

但不好对太子的私事发表意见,点点头就去见了谢攸。

两人见面的借口是商谈治灾细节,所以在最开始的不自在后,杨虞很快就进入状态,与对方展开讨论。

在两人的关系逐步拉进之后,杨虞开始试探谢家对他“妹妹”的态度。

试图找到不答应这桩婚事的理由。

不管怎么说,殿下的说法也还是有些伤人(事业重于感情什么的)。

而听在谢攸的耳朵里,就是他听说了自己大伯母在杨府的言论,心生不喜,嫌弃谢家高门大户,会委屈自己妹妹。

他一边后悔当初的决定,一边保证自己不会让类似的事情再发生。

还主动提及家人的性格与过往,表示大伯母只是个例。

杨虞又问了几句,见谢攸都能处理得妥妥当当,才支支吾吾地表示:“妹妹她……至少三年之内没有嫁人生子的意思,说是无暇操持家务,孝敬长辈,相夫教子,也会让旁人只当她是谢氏的夫人,妨碍她……”

“这确实是她会说的话。”谢攸失笑,微不可查地叹息,方认真地说,“谢某不才,却也并非无用之人,不会勉强她去做不喜之事。”

“我也相信,女子之身,不会成为她前行之路上无法越过的阻碍。”

“我与她之间,若是只需等待三年或数年,便很好了。”

杨虞心虚到爆炸,差点儿以为他是在暗示什么。

这两人之间的困难,确实不是等待就能解决的。

杨虞:“恕我多言,只是……谢大公子可否告知,您到底为何非舍妹不娶?”

谢攸一愣。

恍惚间想起自己初时的避嫌态度,一时也很难想起自己的心态是如何转变的。

或许是因为世上能入自己眼的人很少,对她多的几分关注与宽容,在那些似有若无的撩拨下转为了男女之情。

也或许是因为他这一生按部就班,几无差错,遇上她之后接连发生出乎意料的事情,回到原本的生活后反倒难以适从,留恋着她带给自己的惊喜感。

无论如何,在与她相识相知后,从前无可无不可的事情便再难凑合。

“去微是极好的。”

心中千回百转,谢攸最终这么回答。

杨虞:“……是我多问了。”

不是很懂爱情。

他还是想想殿下说的“间作和套种”是什么吧。

又过了几日,谢攸托家里找的擅长农事的隐士抵达了平渠县,萧云托人买的棉花种子也到了。

她价格开得很高,那湘州的富户担心她太亏,送了很多其他的良种,还有一批棉花和各种制品的样品。

萧云见这些棉花制品的工艺非常成熟,很是惊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