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9章 北平府士绅再次投效(1 / 3)

加入书签

第369章 北平府士绅再次投效

朱允炆嘴角上扬,一脸正色的说道:“黄先生切莫这般说,在整个大明,黄先生才是对孤最忠心的臣子,如若孤连黄先生都护不住,谈何让别的官员效忠孤!”

“太孙殿下如此爱护臣下,朝堂上下有目共睹!”

黄子澄一脸兴奋道:“日后,如微臣这般忠于殿下之人,将会更多!”

朱允炆一脸喜色的点了点头,随即想起什么,看着黄子澄,眼中满是期待。

“黄先生,此次皇爷爷居然只是责骂了孤一番!如此说来,孤可否再做一些举动?”

听此,黄子澄顿时一惊,急忙劝道。

“太孙殿下,我等刚刚被陛下饶恕,万万不可再惹怒陛下!”

“黄先生所言有理!”

朱允炆微微点了点头,不过目光闪烁,内心却不是这般想。

顿时,所有士绅,都眼巴巴的看向朱棣。

只要他不做一些大逆不道之事,皇爷爷最多像是今日这般,斥骂他几句。

至于从军,那便是太为难他们了。

而你自己,好去偷懒!”

朱棣又问道:“那郭卿准备去作甚?”

郭安顿时大叫冤屈,“想当初,殿下还是世子这般年纪之时,都已经开始就藩了。

而那些书吏,则是之前有着好几次招录经验之人。

“微臣?”

朱棣便再次寻到郭安。

“要不是那些逆子实在是吃不了什么苦楚,我等还想让那些小子,去从军呢!”

朱棣微微点头,“豪强富民欺侮贫弱、鱼肉小民,对大明危害甚深,父皇从平定张士诚之后,便开始抑制这些富民豪强!”

如此,他们才可为殿下效力。”

朱高炽自是微微点头,“老师,我自是知道科举之事!”

“燕王殿下真乃大明贤王矣!”

而世子现如今,却是只能待在燕王府内,无所事事。

朱棣:“……”

说着,一个士绅直接说出来意。

还没等郭安去找朱高炽,朱高炽便已经兴冲冲的寻到了郭安。

朱棣有些疑惑的看向郭安,“郭卿这是何意?”

“老师!”

听此,一旁的郭安不由两眼一亮,这些北平府的士绅们也这般开卷了?

“殿下,我等家中那些被陛下录为进士的不孝子,不敢辜负圣恩。

“见过世子!”

郭安连忙说道:“殿下,北平府、高丽燕国,还有倭国,此三国相距甚远。日后,世子殿下必然要经常代替殿下,去巡察高丽燕国与倭国。

郭安道:“世子可知科举?”

至于如何招录,试题为何?

殿下乃是此次主考,便完全由殿下心意所定!”

随即,便嗤笑的微微摇头。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惊诧,“嗯?你们这些士绅家中的子弟,也都肯弯下腰,去关注这些农事了?”

“真是一群聪明人!”

那些士绅不由满脸讪笑。

朱高炽恭恭敬敬的见礼,随后便问道:“老师,父王让我来负责招录燕王府书吏一事,不知此事是如何章程?”

“世子年幼,此事便由世子为主,郭卿一旁辅佐!”

郭安一愣,连忙道:“殿下明鉴,此种事情,应交给世子殿下,让世子殿下多一些处理政务的经验,也可多一些班底。”

至于郭安,则仍是与以往一般,十分有规律的前往一众工坊、农场,医学堂。

“好一个实情!”

“多谢燕王殿下!”

燕王府招录书吏一事,便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半晌后,缓缓点头。

是啊,他才是大明储君。

他这次壮着胆子,顶着朱元璋的责骂,救下伴读黄子澄之后,心中宛若打开一个魔盒。

到了六月。

如此,让世子殿下对高丽燕国与倭国的情况,越熟悉越好!”

朱棣缓缓摇头,“并无!”

朱高炽整日忙的根本见不到人。

不到几日。

最重要的是,他们所出之题,最少有三份,然后随即发放,不可让这些书吏与那些士绅有着舞弊之机!”

“陛下这是要打击地方士绅豪强?”

听此,一众士绅脸色都不由微变。

朱棣直接大声道:“如若咱不是在北平府,那便没有人会这般刻意针对那些北方士子!”

甚至,连责打他都舍不得。

听到从军,朱棣不由精神一震。。

……

一众北平府的各大士绅,在得知朱元璋另立夏榜之后,便再次齐刷刷的聚在北平府,向朱元璋表示感谢。

郭安愣了下,便说道;“殿下,你身为主考,当有书吏辅佐。

但是,我等家中还有很多有着真才实学的子弟。”

“殿下明鉴!”

朱棣连连摆手,丝毫不居功。

闻言,朱高炽眼中闪过一丝难色。

如此长此以往,世子殿下哪怕再聪敏,也会变的懒散起来!”

而他那位皇爷爷,好像时日不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