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0章 蒙古人顽疾(1 / 3)

加入书签

第350章 蒙古人顽疾

在给燕王府赚钱这方面,郭安是理论派,朱棣是行动派。

很快,朱棣便亲自写信。

交给宁王派来的那个校尉,让其带回给宁王。

至于郭安,则是出了燕王宫,坐上马车,往城北而去。

在城北。

原来的那片荒废城垣之地,这会已经铺建出一条条平整的水泥大道。

而在被水泥大道围起来的街坊之中,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宅院,拔地而起。

大的宅院,都是郭刘两家的一些重要地位之人的宅院。

小的,则是一些庶出支脉。

至于在另一侧,则是孤零零立着三座大宅院。

一座,是郭安的宅院。

另外两座,都是属于燕王府。

每一座宅院,都是青砖绿瓦建起的围墙。

围墙里面,则是一座座亭台楼阁,轩榭廊舫,两层三层高的水泥房屋,也有木材建造的房屋……

虽然还未搭建而成。

但是,仅凭轮廓,便已尽显雅静,奢侈。

而在这些宅院内外,则是一队队工匠与工人,来来往往,或是推车运送水泥砂浆,又或是运送青砖木材……

在这些工人之中,偶尔还可见到一些蒙古人!

一片繁荣之景。

而在宅院外面,还能见到,一个个身穿绸缎衣物的士绅,满脸目羡的站在一旁,盯着宅院看个半晌。

随后,便往回而去。

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对于田地与房屋,都有一股打心底的偏执感。

永远都是觉得自家的宅院不够宽大奢饰,田地不够多!

只待郭刘两家,还有燕王府的宅院建造完成,他们便要开始招募工匠,建造房屋。

“见过父亲,见过岳丈!”

在一处临时房屋内,郭安见到了这片工地内两个最大的监工。

郭父与刘徽远!

看到郭安,郭父的脸色便不由绷了起来,“你小子怎么来了?可是已经处理完燕王府内的政务了?”

郭安缓声回道:“回父亲,孩儿虽为长史,但并不处理宫内一众政务!”

郭父下意识问道:“你身为燕王府长史,你不处理燕王宫内的政务,让何人去处理?”

“父亲,王宫内的政务,由长史朱复处理!”

“那你整日便这般游手好闲?”

郭父眉头不由皱起,“仅仅建造这些宅院开始,每隔两人,老夫便能看到你来上一次。

老夫虽未做过官,但也知,既然领着燕王的俸禄,便要全心全意的为燕王做事。

而且,我郭刘两家如今都搬来北平府,两家子人有一大半,都进入燕王府为官为吏。

如此多的族人为燕王府官吏,必然会让人认为他们是走了你的关系,难免招惹非议,让人嫉恨于你。

老夫知燕王殿下宠信于你,但你也应当谨言慎行,专注于王事,不可被人抓住把柄。

要不然,在燕王殿下身前进献恶言的人多了,迟早有一日,燕王殿下会对你产生厌恶……”

“郭贤弟所言极是,宁毅应当专注王事……”

“孩儿知错!”

郭安心中一苦,连忙十分诚恳的认错。

自从这两位来到北平府之后,刚开始还好,但后来,见他一次,便训诫一次。

对此,郭安还不能有任何反驳。

至于解释他在燕王府的职责,这两位也不听,只是觉得他郭安身为燕王府长史,整日吊儿郎当,游手好闲,愧对于燕王信任,当然更担心,他这种行为,会恶于燕王,失去燕王信任!

这沉甸甸的父爱,郭安十分苦恼!

“老叔,老叔……”

这时,几个明显是郭家后辈之人,满头大汗,满脸急色的从远处跑了过来。

看过郭安,那几个郭家人神色一怔,随即便开始行礼。

“见过宁毅!”

“见过十八叔!”

随后,几人又对郭父与刘徽远两人见礼。

郭安问道:“七兄,十兄,郭适,出了何事?”

郭炳山排行老七、郭平林排行第十。

至于郭适,则是已经比郭安低了一辈。

这三人,是郭家族人之中,明显对工程营造感兴趣的人。

而郭父的辈分,则是在郭家,已经属于大字辈。

郭父与刘徽远等人,也是看向郭炳山、郭平林几人。

“宁毅,还是那些个蒙古人闹事!”郭炳山一脸无奈道。

“那上百个蒙古人,这才干了半日,便又是受不了太阳的晒,就要领钱离去!”

郭安眉头直接皱起:“几个蒙古蛮子,无需和他们过多纠缠。

现在已经秋收完,工地不再缺人,给他们钱财,让他们明日都别来了!

今年,也都别来了……”

“这……”

郭炳山不由一脸难色,“宁毅有所不知,这些个蒙古人不爱洗澡,整日浑身又脏又臭,尤其是一出汗,更是难闻。

我等早就不想要他们了,可是不让这些蒙古人干活,他们赚不到钱财,仅凭他们种植的那几亩田地,根本养活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