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35章 灞桥(2 / 2)

加入书签

尝出不是关中本地的,应当是突厥羊肉,河套那边的。关中、朔方、河套,甚至阴山北的羊肉,武怀玉现在还是能够吃的出来的。

武怀玉也脱了大衣,

另外还有不少护卫随从,却是很尽职的就留在外面守着。

“我实话跟你说吧,当初樊大将军出京赴任利州都督之时,武公在渭桥送别,我当时恰好也在那,我记得那一天就是去年此时,也是大雪飘风天寒地冻,樊大将军临危受命,在年前离京驰赴边关,

武公在渭桥相送,临别还做了首诗,然后掏出一个锦囊送给樊大将军,我亲眼所见。”

“你们听说没,王师凯旋,皇太子殿下奉旨亲至渭桥迎接,樊大将军与皇太子殿下同穿金甲,一同乘坐兵车回长安,

“让小二给外面兄弟们每人送碗热乎的羊汤,再每人四个热的胡麻煎饼,不够再添。”

“是啊,樊大将军可是秦王府猛将,当年跟秦叔宝一同封上柱国、国公的,比尉迟敬德还早了五年呢。”

到时小牲畜长大了他收走也并不会多给钱,但如果死了,牧民却得赔钱。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将他们打的屁滚尿流啊。”另一名男子接话,“当饮一大杯!”

热乎的手抓羊肉,肉很肥美,

大家半信半疑。

樊兴牛进达他们执行的非常到位,赢的也毫不拖泥带水。

“就是吃饭的意思。”

“这店里不是有饭菜吗?”

其实在鹭岛的时候,倒也常吃,但却没那个感觉,或许是因为没跟家人一起吃。

宰相们都全到长安城门口迎接。”

但凭着这些手段,唐家商号也确实赚了许多钱。

武怀玉笑了笑,没去听小二怎么夸赞店里羊肉的好,什么银州一路运来的活羊。

到饭点了,就在这里吃点先。

跟小二问了一句,回答他们店的羊肉是从银州来的。

甚至还形成了一条羊群大道。

武怀玉笑着给这小子脱去豹裘大衣,这小子在鹭岛出生的,不习惯北方的寒冷,这一路过来一直叫冷,好在他们大多数时间在船上,可以在船舱里烤炭火,阿桑又特意早早备了裘衣等保暖衣服。

“可我怎么听说,这次樊大将军能够立此大功,还是武公之前力保樊大将军担任的大总管?而且败吐蕃之策,也是武公早就拟好的锦囊妙计提前送给樊大将军的。”

“要是有碗鲅鱼饺子,就更好了。”阿桑怀念老家青泥浦那边年节时吃的鲅鱼饺子。

那人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那有劳给我们荤素搭配弄几个菜来,再来些蒸饼,或是下锅汤饼也行。”

而如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唐俭,他家也是直接在朔方那边圈了不少地养羊,还派人到北边突厥部落去做买卖,

这饭店服务还不错,人手较多,很快就给上了饭菜。

承鹭喊着热,要脱下貂裘,

“阿耶,打尖是啥意思啊?”

把货卖给牧民,却只换小牲口,比如小羊小牛小马,然后换了并不带走,而是约定这些小牛马仍由牧民放养着,待到一年后长大了再来收。

“嗯,只是习惯了,住店小二一般会问打尖还是住店,”

“吃饭为啥要问打尖呢?”

这些小店多数不提供饭菜只住客,或是只借下厨房柴火油盐,烧个水热个干粮什么的,算点柴火钱,或是不额外收费。

比如这次回京,路上承鹭一直喊冷,她倒反而觉得挺亲切的感觉。

据说唐家商号吃相比较难看,他们从中原贩去各种货物到突厥部落,但不卖钱,甚至也不换牛牛羊驼皮毛,他们交易的手段很特别。

还有很香的羊汤,撒了把绿油油的葱花在上面,甚至能闻到加了胡椒粉,

还给端了筐胡麻饼,

这是来了贵客。

灞桥就在长安城郊,这里年头到年尾都经常有贵人经过,小二也养了双很尖的眼睛,

武怀玉也没揭穿这小二,这羊肉银州来的不假,但还是能吃的出,这不是现宰活羊,明明是冬季后,银州那边宰的羊,然后冻了运入长安洛阳等地。

大唐人以羊肉为美,

他们还喜欢给牧民放贷,可以跟他们商号借贷,但利息却很高,也都是要用牲口抵,总之唐家商号没几年就在突厥牧民那收获许多骂名。

出门在外,怀玉也没太多讲究,自己一家三口一桌,石头跟其它随从的一桌。

“樊大将军还真是了得啊,不愧是战神武公的丈人,相持半年,让那年轻的小吐蕃王得意了许久,

穿金甲、乘兵车,与太子共同献俘太庙,文官武将出城二十里相迎,三公宰相都到城门迎接。

今天真是樊兴的大喜日子。

这一仗,狠狠教训了吐蕃人,也阻挡了他们进入吐谷浑的野心,那么还会有历史的大非川十万唐军覆没的惨败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