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86章 绝不赞成和亲(2 / 3)

加入书签

中最好的人选是武怀玉,但皇帝又还有点犹豫,

他知道武怀玉出马,这仗肯定赢,可皇帝不太想让武怀玉再立这大功。

同样道理,李靖本来也很合适统帅,但皇帝因同样原因没选李靖。

武怀玉这么识趣,丝毫没有想挂帅出征的意思,这让李世民既松口气,又内心有些复杂。

“陛下,只要正视吐蕃不轻敌,其实他们根本不足为惧,朝廷先故意坚守不出,也只是要收取最大的胜利果实而已。臣相信,樊公定能打赢这仗,而且赢的漂亮。”

李世民点了点头,“朕点选了右龙武大将军契苾何力与右龙武将军执失思力,率北衙五千精骑前往松州增援,充樊兴副将、先锋,协助打这仗。”

两员胡将也是此前灭吐谷浑时的有功战将,特别是契苾何力那更是一路追杀到西域斩杀可汗伏允。

契苾何力眼下的官爵那是在樊兴之上的,可皇帝还是用樊兴为主帅。

“从岭南抽调回的几万戍兵,朕打算调一万五到松茂参战。”

武怀玉对这仗没太大的担忧,历史上唐朝被吐蕃人打了个措手不及,松州都督韩威轻敌出战,反为所败,不少党项羌落纷纷判归吐蕃,但就算如此,吐蕃七月败松州都督,到唐援军先锋牛进达九月抵达时,松州仍没被攻陷,

牛进达掩其不备,立即发动进攻,斩首千余。

后来吐蕃见势不妙就撤了。

而眼下因为有武怀玉之前对刘兰成他们的交待,

几个都督府一直在积极备战,松州的甘松岭这个战略要地,更是还增筑堡垒烽燧,增屯兵马。

吐蕃人现在也只是屯兵松州西境,被拦在甘松岭下,实际上还没真正踏足大唐国土,他们现在驻军的地方,是大唐松州都督府管辖的河曲党项羁縻州境上。

就连党项诸羌,现在判归吐蕃的也就两个羁縻州刺史,另外就是拓跋部了,其余诸部,大都还是以大唐马首是瞻的,虽没为大唐出击吐蕃军,但这也还是好消息。

这一仗,

大唐早就立于不败()

之地了,

一个甘松岭,就人让吐蕃人望而兴叹,他们喊的再狂再响,也只会让他们骑虎难下,

而犹豫就会败北,

会让他们这二十万人在此消耗,耗个半年,等他们士气困顿,粮草难济的时候,唐军杀出,那就是下山猛虎,

朝廷这次的目标不是说击退吐蕃,真要就这么点目标,根本不值得这么费尽心思。

李世民想要的是生擒那位年轻的吐蕃赞普,

想让他来长安跳舞陪酒,

皇帝还想要在河曲歼灭吐蕃的主力,把俘虏迁到内地放牧耕种,

皇帝还要趁势反推,把松外党项、白兰、多弥都给拿下,然后再把吐谷浑那些不服王化的家伙,狠狠的收拾一遍。

要一战功成一劳永逸的解决剑南西部、陇右青海这些地方,

当然,若是能够因此把苏毗吐蕃羊同也一并纳入大唐羁縻臣属,那就更好了。

正因为皇帝的胃口很大,所以这次皇帝在剑南四大将外,又增派了两员胡人悍将,加上青海陇右的那两位,

八员大将,如此将星璀璨,还不得把那个十九岁的轻狂赞普打出屎来。

“朕听说,当初吐蕃松赞干布平定吐蕃内乱后,便出兵攻打羊同,击败羊同后,把妹妹和亲羊同王,成功的化敌为友,这次吐蕃打着迎公主的旗号来,他那羊同妹夫也率兵前来相助。”

“如果这次不能生擒松赞干布,那么朝廷可以考虑赐婚一位公主和亲吐蕃。”

武怀玉听到这直皱眉头。

“陛下,臣以为此战必胜,不过能否生擒松赞干布不好说,但不管能不能生擒,臣绝不赞成和亲吐蕃。”

“除非吐蕃战败,投降纳贡割地,送公主来大唐和亲,这才勉强能接受,但嫁公主到吐蕃,臣绝不支持。”

李世民对和亲这事倒不觉得有什么太难接受的,从政治角度来考虑,和亲是一种很好的手段。至于说公主,朝廷完全可以以宗室女册封公主送去和亲,又不用真嫁亲女儿。

皇帝摆摆手,“和亲之事先不提。”

“来人,去带晋国公的三位公子和女儿前来。”

等武家四个孩子带来,李世民拉着怀玉跟他去了甘露殿不远的凌烟阁。

这座三层的阁楼,

里面挂着一位位大唐功臣们的画像,

“朕近来时常来此阁中,”

那些功臣画像,有的人已经亡故,多数还在世。

“为人君者,驱驾英才,推心待士,”

朕从这些功臣画像中选出了二十四位功臣,另将十八学士也一并陈列。

所有画像皆面朝北,北面是三清殿。

最内一层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层为其它功臣。

李世民带着怀玉,还有武家四个孩子进凌烟阁,看他新定的二十四凌烟阁功臣和十八学士。

这二十四功臣,是在原实封功臣基础上精选的。

排名以官爵高低排序。

第一位,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