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43章 新金山(2 / 3)

加入书签

几分警告意味,

李泰本是皇帝嫡次子,可现在皇帝明确告诉他,在李承乾这个嫡长子的皇太子面前,

李泰依然是支子,是庶孽,他这个嫡次子只有在面对其它庶皇子时,才能称一句嫡次子,

可在面对李承乾时,他也是庶子。

潜意思便是别逾越,嫡庶有别,别有非份之想。

这跟两年前,皇帝对大臣们说的设无太子,则同母弟立那话,可就是完全两个意思了。

当年那句话,让小胖子生出无限遐想,但现在这番话,就让小胖子如坠冰窟了。

当初一度挺有势头的魏王党,现在已经没啥动静了。

曾经暗里支持李泰的房玄龄甚至都已经早做了切割,驸马柴绍也不再与魏王府往来,

也就剩下一些公子还在往来,也不过是留了一线。

贞观八年的夏秋,朝中还是很平稳的,没有夺储之争,也没有什么财政危机,黄淮大水的灾情现在也得到控制,

没有造成灾民成流民外逃,也没有大饥荒大疫病爆发,

灾区的粮价现在是斗米十文到十五文左右,连带着长安的米价也上涨到八九文十文,

虽说涨幅不小,灾区最高相比灾前涨了三倍了,但斗米十五钱在大灾之年的灾区,依然可以说是有些不可思议的低,

要知道就算在武德年间,黄淮因战乱影响,粮价都常年是匹绢易斗米的,青黄不接的时候更贵,那时一斗米得二三百钱,

而现在最高不过一斗十五六钱,

这都说明现在朝廷粮食储备不错,还有就是行政效率很高,有良好的预防机制,也有高效的救灾举措,才能既保证灾区有粮,还能防止粮价大涨。

不愧是贞观之治,

虽说现在贞观朝还不是兴盛富裕之时,但确实政治清明廉洁高效,

武怀玉笑笑。

灾区情况好,他和武家也是贡献了不小力量的,岭南道七府四十九州,对口帮扶救灾,不仅是派人送物资救援,也是从那边招工、移民,转走了许多灾民,为灾区减轻了压力。

武家得到好处更多,不仅招到了大量雇工,为武家中原的作坊、矿山、田庄、商铺提供了急需的人手,甚至还往流求、朱崖,以及安南、吕宋这些海外之地,秘密输送了不少人手。

要不是这波及三四十州的大水灾,且是连续两年大灾,武怀玉还真没机会从中原内地挖到这么多人,尤其是其中还有许多难得的工匠人才。

举着岭南的旗号挖人,也是方便武怀玉暗中往自己夹袋扒拉了不少人。

浑水才好摸鱼啊。

明年,

吐谷浑大战就要打响了,

李靖和李道宗分别挂帅,各统领南北一路,

这在意料之中,

皇帝把在静州的侯君集都拉出来,要安排一个副将位置了,却并没有提及武怀玉这个贞观战神半句。

秦琼、李绩、尉迟恭这几员大将,同样没有安排。

秦琼尉迟恭那是门神级镇国大将,武怀玉和李绩也是被李世民称为能统兵挂帅独挡一面的帅才。

而贞观以来同样表现了得的最猛先锋官苏定方也没点名,老一代最猛先锋程咬金自然也没他份。

皇帝不用秦琼尉迟恭,不用武怀玉李绩,不用程咬金不用苏定方,

却是用李靖这老帅为主将统北路,李道宗这宗室名王来统南路,柴绍、薛万彻、樊兴、李君羡、契苾何力、薛万均、李道彦这些将军为总管,阵容还是很豪华的,

但看的出,这阵容,更像是皇帝要让李靖这老帅来辅佐宗室名王李道宗,李道宗可是宗室里最得李世民信任赏识的名王,久在朔方边关历练,经验还是挺丰富的,只是欠缺一些足够硬的军功,

比如武怀玉一军灭朔方梁师都伪梁朝,野狐岭孤军阻击大败颉利二十万大军,塞北重创突厥军队生擒颉利,扫平燕北北山奚、岭南狸獠蛮叛乱这样的硬军功,

擒王灭国的功绩,是非常难的,李道宗久镇灵州,可最终破灭梁师都的是武怀玉,甚至后来六路伐突厥,李道宗也没捞到什么战功。

李道宗的资历比武怀玉高的多,可实打实的战功却差的远,皇帝用个老迈腿瘸的致仕前宰相来挂帅,让老将扶新帅上马送一程,意图明显。

李绩也好,武怀玉也罢,吐谷浑之战,也只能干看着了,没他们的份。

秦琼尉迟恭也没份,程咬金苏定方都没份。

倒是老丈人樊兴这凉州都督,这次捞到个北路副帅位置。

儿子承嗣似乎有些为父亲打抱不平,“阿耶,大家都说你是贞观第一战将,为何朝廷要打吐谷浑,不召阿耶挂帅?”

“卫公是我老师,他挂帅谁敢不服?老将出马,一个顶俩。”怀玉笑道。

“那卫公挂帅,统北路,阿耶可为副帅,分统南路啊,就如当初打DTZ那样,不就非常成功吗?”

怀玉心说,皇帝就是不想跟灭DTZ那仗一样,再给李靖武怀玉爷俩更多功绩了。

“朝廷猛将如云,点谁上都一样。”

安心在岭南吧,没个十年八年的他估计是走不了。

这倒也未必是坏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