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70章 武青天(2 / 3)

加入书签

审判开始,

先是三原令赵仁本宣读查到的李敬安的一系列罪行,主要罪行还是勾结贼匪,绑票勒索,甚至杀人灭门,又有诸多放高利贷、开赌设局,各种逼良为贱、侵占田地,欺男霸女等等行为,

至于说脱漏户口,欺隐田籍,那还真是捎带一提的小事了。

宣读完,

开始陈列证据,证言证人证物,包括李敬安等人的口供。

事到如今,除了李敬安不肯承认勾结贼匪绑票杀人抢劫等外,李敬安的儿子、管事、仆从甚至都招供承认了。

“请武相公宣判此案!”

底下有百姓愤怒的高呼,“杀了他!”

“满门抄斩!”

“杀了这恶贼!”

武怀玉起身,等大家喊了好一会,才伸出双手往下虚按,

台下四面的禁军们便一起将手中长矛杆在地上用力顿着,口中高呼,

威!~~~~~~

武!~~~~~

百姓渐渐停下声音,

待场上恢复安静,武怀玉宣读结案陈词,这桩案子牵扯人挺多,除了李员外一家,和他的兄弟、侄儿等,还有衙门里的胥吏差人,甚至有几位万年和三原县的官员涉及,

更牵连到许多地痞无赖闲汉等,他们多是参与放贷、设赌,以及逼债等事,是李家的打手帮凶。

又有些贼匪等。

“李敬安,残害乡里、作恶多端····”

“判处斩立决!”

做为此案首要之人,李敬安七十了,依然被判了个斩立决。

立即奏报御前,请圣人覆决!

死刑犯三覆奏,是李世民亲自定下的规定,以免万一杀错,所以就算判处了死刑,也必须还要经过三次覆奏,皇帝要勾决三次,只有三次都勾决,那说明这个犯人是真的罪不可恕,也再无余地,下旨执行处决。

武怀玉今天是得了特旨可以直接杀的,因为此案不走一般流程,但他还是请旨三覆奏,

让子弹多飞一会,不急着杀。

刀举在脖子上久点,威慑力更大。

对于李敬安的几个兄弟、子侄,助纣为虐者,并处斩立决。

李家其余男女老少皆流放岭南,所有奴婢、牲畜、田宅、店铺、钱绢粮食等财产统统充公。

其余涉案的一众官吏、无赖、贼匪等,按罪行轻重,或杀或流,都是从严从重,决不轻饶。

宣判一出,李敬安直接晕死在台上,其余人跪地哭饶,可此时又有何用。

底下百姓纷纷大声叫好,

有人喊武怀玉青天。

百姓就喜欢这样的戏码,青官为民做主,严惩贪官污吏、打击劣绅奸豪,主持公道,还民正义。

对于底层苦难多艰的小民来说,相信正义的光,或许就是那灰暗的人生里,支持他们前进的难得动力。

要是不信这光,那就只能寄希望于寺观神佛上苍了。

或者,只能麻木的如行尸走肉。

借着这机会,

武怀玉也再次重申了几点,凡欺隐田粮脱漏版籍一亩至五亩,笞四十,每五亩加一等罪,罪止徒三年,其脱漏之田没收入官,所隐税粮依亩数额数年数总约其数追缴,并处罚金。

若将版籍上自己的田土移丘换段,田等则以高作下,减瞒粮额,或诡寄田粮于免课丁户名下,以脱免自己税赋者,罪亦如之,最高徒三年,并没收田,追缴税赋,并处罚金。

“里长知而不举,与犯人同罪。”

·······

一连宣布多条关于超额占田、隐匿田产、虚改田等、侵占公田、买卖口分田、垦荒不报等诸多关于田籍的规定。

三原县今年要百姓先自丈田亩上报,然后官府组织核查,再公示接受乡人监督检举,最后造鱼鳞田册,给百姓确权,颁发新的地契,以及户贴。

以后就以新确权的土契为主,若没有官方立籍建档的官发地契,那么土地就将统统没官,百姓的私契必须换成红契。

“鼓励百姓开垦荒地,禁止预征税赋,新开垦荒地,五年内不征赋税,

这一条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不过关中平原地区,其实根本没有荒地可垦,想要垦荒,那就得去山区,或是边疆地区。

武怀玉最后又重申一点,便是不得超额占田,这个田额,普通良民,一丁最多能占田百亩,没有官职爵勋,有钱也不能拥有田地超过百亩。一个普通良民家庭,如果有三五丁,则最高占田额就是三五百亩,包括朝廷所授分田地在内。

而拥有勋、爵、散官、职官者,按级别各有相应的田额增加,品级越高,官爵越高,自然能拥有的田额越高。

这一条向来有之,不过一般还是限制小民居多,跟普通庶人没资格纳妾是一个道理,庶人有钱也没资格纳妾,除非妻子不能生,或夫妻年龄很大仍无子,男子得年过四十仍无子,方许纳一妾。

如果点选府兵打仗得了勋,或是士人出仕为官,那才有资格纳妾,品级越高能纳的就越多。

武怀玉身为二品高官贵族,他就能纳一妻八媵,妾几乎没限制。亲王在一妻十媵外,还允许有个高于媵低于妻的孺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