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95章 老师循循善诱人(2 / 3)

加入书签

到,跟个便宜的奴隶价格一样。

“这么说猪价也不高啊,这么大的猪,也就跟只羊价格相当,还要养那么久,每日两顿煮猪食。”承乾道。

郑老汉却觉得如果一直有这个价,那养猪绝对发家致富啊,一个泥瓦匠的手艺人,一个月包了吃住外,也才只能赚三百文的工钱呢。种上五亩地,一季稻子也才收十石左右,只能卖三百钱,他们普通庄户人家,就算再辛苦,一年到头也余不到几个闲钱的。

家庭种桑麻二十亩,养蚕十筐,一年到头辛苦忙碌,最终也只能织得布五六匹,绢十匹左右,这还得是家庭里有两三个女人辛苦劳作。

这十五六匹绢,还得有二十亩地,还得种桑种麻养蚕,如果自己没这么多桑地,那就得买桑叶。

所以像他家这种没地的佃户,种六亩桑麻,那地是租的,还要交租,织的布除了自用外,能拿出来换钱的并没多少。

老汉做了多年佃户,要求很低。

只求能够混个温饱,能养活一家老小就行了。

这年头就算再辛苦种地,可如果没有自己的地,实在是剩不下什么,相比之下养猪倒不错。

“殿下挑头还没喂食的,免的白食一顿。”郑老汉挺心疼那些香喷喷的猪食,反正要宰了,就不要再喂一顿,又不是要称量卖钱,如果是卖猪,肯定是卖前要抓紧喂顿好的,让猪吃饱饱的多压点秤。

“好,就那头吧。”

承乾挑了一头,

这猪正在圈里乱窜等着进食呢,结果被皇太子选中了。

怀玉看着这头猪,跟后世的猪区别还是很大的,头大身小,嘴长鼻宽,劲部与背部高高隆起,跟野猪较像,这猪看着挺有进攻性,虽然这都是武家精心挑选的猪种,相对来说已经是比较温驯,易育肥长肉,品质较好的了。

唐代的猪品种还是很多的,辽东的白猪,岭南的猪,不同地方的猪种区别很大。

黑猪还是此时养的较多的品种。

庞孝泰曾跟怀玉说他老家岭南郁林那边的猪种不错,黑背白肚银项圈,白里透红赛贵妃,这猪据说源自汉代培育,还曾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罗马,

到如今,这些猪品质很好,耐粗饲,适应性强,母猪繁殖力高,早熟易肥、肉质鲜嫩,

缺点倒也有,就是长的慢。

这种猪矮、短、肥、宽、圆,头短小,体型紧凑,庞孝泰老家养这种猪,基本上是散养的,到处拱土,泥里打滚,但啥都吃。

武怀玉已经让庞孝泰从他老家广西弄一些这种猪来,既可以养,也可以杂交培育新品种。

“这是头公猪还是母猪?”

承乾看到几个猪倌进栏,扯耳机的揪尾巴的,猪发出惨叫声,反抗很激烈。

“堡里养的猪,出生半个月内就会阉割,不论公母都会阉割,这样长的快,而且肉质会更好。”

承乾没想到猪打小就阉,又学到了点正经的无用知识。

杀猪很热闹。

庄子上还有不少熟练的屠户,他拿着支长钩,一钩钩住猪喉,然后凭一已之力就把猪拖到圈外空场。

一手提钩,一手拿尖刀,一刀下去,鲜血沽沽而出,流入提前摆好的木盆中。

“这屠夫好大力气,一力就能把这大猪控制的服服贴贴的,刚才圈里四五个人抓呢。”

“熟能生巧而已。”

这边放完血,那边开水也烧好了,把猪架到大木盆上,浇上热水,然后刮猪毛,

坚硬如针的猪鬃毛还都被小心的全收好,这可是好东西,能制做成刷子。

黑色的猪毛被刮净,里面还是黑色的皮。

屠户力大无比,百多斤的猪直接就给抱起挂到钩上,接着娴熟的开膛破肚分边,

卸猪头、分猪腿,取出内脏,扯下板油······

武怀玉在旁边指挥着,派人清理肠子,让人去把接的猪血加盐凝固血豆腐,剁猪蹄,砍排骨,切五肉······

黄酒加点冰焖一砂锅东坡肉,清好的肠子里灌些猪血做成血肠,排骨炖冬瓜,猪脚炖黄豆,

回锅肉得安排上,酸菜炖肉也得有。

再卤点猪耳朵,熘个猪肝,炒个肉丝······

一头大黑猪,半天功夫,就变成一顿杀猪席。

一锅又一锅的菜,武家堡庄子上今天也是香味飘飘,人人有份,加餐开荤。

承乾也吃的很香,觉得每个菜都这么好吃,虽说猪肉贱肉,以前上不得皇家席面,但今天他亲自帮忙揪了猪尾巴的这杀猪菜,吃的格外好吃,

“真香啊,老师,想不到猪肉也这么鲜甜。”

武怀玉拿着根大筒骨吃的也挺高兴,

“老师,你现在也有数百顷地吧,”

“嗯,朔方两百顷、河北二百余顷、关中百顷,山南、河东、陇右、蜀中加起来也有二百顷吧,算来应当有八百顷地了,”

八百顷地,那就是八万多亩,虽比不得裴寂曾经一次就得赐地千顷,但这数量也已经很惊人,绝对属于那顶级地主之一。

承乾有些好奇的问道,“老师占地八万亩,是大地主,为何老师却要提出两税法,两税法不是让地主多交税,而让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