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2章 侍郎风雪入幽州(2 / 2)

加入书签

、恒州、定州、易州、幽州的路线,没经过运河那边。

还真不知道自从武怀玉到任幽州后,就开始在河北南北运河的连接处,规划兴建一处工商大镇,集运河、海洋、陆地运输沟通,并依托资源晒盐等,现在已经初具了点规模,甚至还有驻军屯田。

此地处于运河联通之处,又有海河运输优势,运河与五河尾闾在三岔河口交汇,三会海口,

“现在咱海津镇啊,那是南方粮绸北运的大码头,也是新兴的手工商品的加工中心,大量作坊建起,这盐啊粮啊布啊,还有草原上来的牲畜啊皮毛啊药材,甚至是朝鲜来的奴隶,兴盛无比啊。”

那回话的是个老汉,看着像是个掌柜。

“那你们这是?”

“幽州过年期间有个展销会,武相公弄的,联合各地商人,邀请了许多塞外部落胡商们,把大家的货都凑一起展示推销,帮助促成交易。

有很多好东西呢,白、茶叶、酒、药、丝绸、布匹、瓷器、铁器,以及这牲畜、奴隶、皮毛、药材,各式各样的都有,

这掌柜的是海津镇一家窑场的掌柜,他们商号有十七座窑场,生产砖瓦为主,凭借手艺过硬和水陆运输便利,生意还挺火。

今年幽州城的街市改造,他们商号就参与不少,卖了不少砖瓦,他们商号也生产陶器。

这次幽州新年展销会,就是大都督府主办的,主要目的还是促进工商发展带动经济,让更多百姓能够多赚点钱,起码是多些工作机会,也是为与奚、契丹、突厥等新内附诸蕃加强贸易,

用中原手工业品,换他们的牲畜皮毛甚至奴隶,大家各取所得,互通有无,让大家都过的好些,也免的再来抢掠。

他们虽是卖砖瓦、陶器的,但蕃胡们也还是挺喜欢他们商品的,这不得了不少订单,他们也是不得不大过年的都从海津往这边运货。

“这些进城的马车,难道都是跟你们一样送货的?”

“大部份都是吧,”掌柜的笑着道,“这次的展销会确实很成功啊,各式各样的商货集中在一起,尤其是许多像我们这样的作坊,直接跟蕃胡面谈交易,不仅少了中间商人盘剥,而且面对的客商也更多了,”

大都督府这边甚至有不少其它的促进帮助作用,比如说许多蕃胡手里头只有牲畜或是皮毛、药材,他们没有金银或钱帛,交易的时候不免不便,这个时候大都督这边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了,蕃胡入场,可以先把自己的货放在大都督府这边评估价格,然后既可以等货卖掉后再买自己想要的,也可以先找都督府这边出面,由官方的燕云钱庄出面,放给他们一笔钱买货,自己货卖了后再还钱,加上一笔利息。

“这个展销会交易,要收税吗?”

“要,过税百抽二,住税百抽三,”

“怎么个抽法?”

过税是向转贩货物的商旅征收,按货价百之二抽税,幽州大都督府规定,整个幽府十州境内转贩,只征收一次过税,只要不出境,没有交易的情况下,同批货就只征一次过税。

而住税,是开设店铺的商人在当地出售货物,或行商到达住卖地分出卖货物按该地物价的百之三抽税。

作坊生产商品出卖,也是要交住税的,而达到一定规模的手工业者也要交。

幽州这次展销会也是一样,只收过税和住税。

住税相当于交易税,交易一次征一次税,过税则相当于关税,贩运行销过程征收。

“没有人层层卡关收过税?”

“没人敢的,大都督府管的很严,先前有人私设关卡,有地方衙门的,也有军队的,甚至还有地方宗族大户,但被查到的都严惩,百倍处罚金,甚至还要处徒刑劳改,抓了一批后,就没有人再敢顶风做案了,不值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