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7章 翻脸(1 / 3)

加入书签

尽管已是尽量低调,但肃亲王的车队,在城头上还是能远远看到。

支支飘扬的淡黄色四爪蟒旗由一队骑兵扛在肩膀上,随着马匹的跑动而快速飘扬起来,发出猎猎声响,远远就在提示路人闪避,以免冲撞了车驾。

在骑兵队的后头则是几台马车,一样的装饰,一样的大小,就连拉车的马儿也没有任何的差异,叫人猜不出肃亲王坐在哪一台马车之中。

等到了离城墙还有百步的距离时,前头的一个骑兵大喝道:“肃亲王出巡,闲杂人等速速避让!”

在他身后,几个骑兵也铿锵有力地复诵了一遍,使得整条道上都是整齐威严的呼喝声,伴随着马蹄落地的独特声响,叫人心头发慌,眼睛却又不知不觉地往声音的来处张望。

迎接车队的兵马早早在城门边候着,两个统领穿着礼服,站在最前头,含着胸低着头。

在军队改制了之后,原先的那套军装或者说服饰,已被换掉,只有在这种隆重的场合,他们才会穿着马褂,戴着斗笠出来迎接客人。

肃亲王到来,自然是几年里最隆重的时候了。

皇帝的

领头的骑兵到了城门前仍没有下马的打算,只是一手拉着那匹往外喷着热气,躁动不已的高头大马,叫它不停地在地上踩踏,转圈。

瞥了一眼那两个统领,骑兵问道:“狄大人,怎么不见他来参见王爷?”

“狄大人正在处置公事,未能抽身,特意嘱咐我等向王爷请罪。”

“处置公事,未能抽身?”

骑兵挽着缰绳,又居高临下,瞥了一眼两个那两个必恭必敬的统领,语气里颇有些不满。

然而即便再怎么不满,他一个肃亲王府里的侍卫统领,最多也就是跟这些底下的人发发脾气,真叫他去跟两江总督说些什么,又万万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只是沉声道:“前头带路吧,去总督府!”

“遵命!”

人马汇集在一处,浩浩荡荡往位于城东的总督府而去。

“肃亲王”高天羽坐在马车里,将帘幕拉开一角,往外看去,眼里到处是古色古香的楼宇。

嘴里咬着球的狮子站在檐上,远处则是一些华丽的洋楼和教堂。

河两边的柳条随风轻轻摇摆,若即若离地在水面上点起涟漪,江南的深秋,大概也就是如此的一番风景。

将帘子放下,他看向坐在角落里闭目养神,双手交错,插在袖子里的周伯光。

“江宁,实在是个有趣的地方。”

“王爷。”

周伯光十分拗口的叫了他一声,“属下实在觉不出这地头的好,只感觉不土不洋的,有一种跟魔都相同的怪异感。”

“然而魔都又比这里更加怪异一些,不是吗?”

高天羽将双手交错在一起,问道:“伯光,在你的眼里,那两江总督是什么人?”

“属下并不清楚。”周伯光似乎不愿意多谈。

“大概在你的眼里只有两类人,一类不是走狗,另一类则是彻底的走狗?”

“都差不多,天地无情,以万物为刍狗,如此的话,倒确实也没什么区别,只是品种不一样的狗儿而已。”

“包括我也是?”高天羽满脸微笑,指了指自己。

“属下不敢。”周伯光连忙低头。

“没什么所谓的。”

高天羽不以为意,“这年头,做什么都比做人舒服。温陵的事情你听说了吗?

打仗的时候倒是没死多少人,无非就是有些倒霉蛋被当做白莲教给杀了,或者谁被流弹打中,死了。

可战后当官军进了城,那才叫尸横遍野,满城疮痍,像这种时候,做狗就远比做人要好得多。”

周伯光不答话,只是小心谨慎地闭着嘴,以免再出什么差错,祸从口出。

毕竟只是几天的时间,从高天羽的随从摇身一变成了“肃亲王”的随从,许多规矩和称呼,甚至行事的风格也得随之转变,叫一向沉默的周伯光颇为不适应。

高天羽则是翘着脚,身子随着马车的前进晃晃悠悠,似乎颇为享受这种难得的闲适。

过了一会儿,马车停下。

一个侍从奔到马车前,单膝下跪,“王爷,总督府到了!”

“知道了!”

高天羽慵懒地伸出手去,立即有人双手托着一块手帕上前,也跪在地上。

这是负责伺候他下车的人。

高天羽将手往上面轻轻一搭,脚刚放下,便有一只凳子出现在鞋底,好像是凭空长出来的一样,轻轻拖住他,时机恰到好处。

能做到这种事的,还真只有肃亲王府里训练有素的仆人。

要是换白莲教这些大字不识几个的大老粗,别说做了,就是见也没见过这些礼仪,恐怕一下就漏了馅儿。

如此,高天羽心里竟有些庆幸,那晚在黄金夜晚号上死去的都是些法王护法之类的人,而不是这些不曾跟上船去的奴仆。

下了地之后,两江总督已站在门前,低着头冲他行礼。

在他的身边则是那个只有一只眼睛亮着的何真人,似乎是为了不失礼,他另一只眼睛上戴了黑色的眼罩,镶着金边,显出一种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