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527 密不做声(2 / 2)

加入书签

这时候翁同龢还有富庆也挤了进来“万岁爷!您看百姓们也得吃饭了,咱们是不是上船去?对岸洋人公使正准备了宴会呢!”

“走走走……二位公公前面带路,我掺着陛下上船!”

演了好大一出亲民戏码的同治帝,也有点饿肚子了,在众多臣子的簇拥下,走下栈桥上了龙舟,在河岸百姓的万岁声中,从东岸向西岸的外滩驶去。

迎驾的一个混乱插曲这就算结束了,饥肠辘辘的百姓散开去领钱然后回家,安排已久的午宴终于开席了,不过就是虚头巴脑的外交辞令,无论多好的菜肴也不过是摆放看样子。

同治帝今天亲民的表演震慑了所有人,尤其是万人抬着御辇从吴淞口走到外滩的这一幕,让所有人包括洋鬼子都领教了小皇帝的厉害。

这绝对不是一个可以任人摆布如同面团一样的皇帝,这是一个能鼓动民心的亲民君主,很是有破坏力。

尤其是奕誴,他还记得小皇帝在人群的头顶之时,曾经淡淡的看了他一眼!

那眼神就是示威,非常明显的示威,那是同治帝在显示自己的皇权,利用民心来倒逼朝中的官员!

不好斗啊!载淳这个性子回到紫禁城这还得了?这态度摆明了是不愿意按部就班的交接权利了,这眼神儿那是谁都不服啊!

“呸……管我蛋疼?我又不想争权夺利,你们别人闹去吧……”

无聊乏味的外交欢迎会一直开了一下午,晚宴也折腾到了九点半……可是散席之后小皇帝也没有休息。

离开大清这么久了,紫禁城里的这些大人物们总得开个会啊!

淳亲王奕誴、九帅曾国荃、李鸿章、翁同龢、连兴、富庆、胡雪岩……等等核心成员聚在上海道衙门临时改的行宫里,接受小皇帝的问政。

“朕不在大清国的这几年里……国政可还好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