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七十四章 永乐大帝登基!大明开…(2 / 3)

加入书签

术来说,发现美洲是必然的。以航海这道来说大明由太多的先进的技术积累了。水密舱、罗盘、牵星板等技术手段在世界上是绝对的先进。而且西方人一直无法解决的坏血病中国人用简简单单的绿豆芽就解决了。中国人当年出口的瓷器防撞也是用豆芽来做保护的。这种智慧真的很东方。

在四海向开拓舰队移交舰船的时候马木留克的使节团也跟着裴满的探险舰队回来了。使节团被安排在泉州府休息了半个月。为的是等燕王的登基大典。建文四年,六月十七日。是燕王的登基之日。本来燕王想留下建文帝让其禅让的。但是这多少有点为难人家了。而且从侄子手里面接受禅让多少也有点难堪。所以建文帝临走之时发诏书命燕王监国。法理上他在建明登基后,燕王就可以登基了。不过为了面子,等燕山号下水、皇宫改建等各项装备工作做了不下半年才搞定。终于等来了这天。

建文四年农历六月十七日,公元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气温凉爽体感舒适。整个登基典礼主要由礼部负责策划和筹备,礼部下面又包括司设监、钦天监、尚宝司、教坊司等四个主要直属机构。他们各司其职,共同保证典礼的顺利举行。司设监,它其实相当于现在的后勤保障部门。主要的任务是在登基典礼开始之前,将皇帝的御座摆放在奉天门前的指定位置。钦天监,主要负责的是天文历法方面的工作,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在皇帝准备举行登基典礼之前,它负责夜观天象推算良辰吉时。尚宝司,负责布置皇帝祭祀天地时的香案,当天祭祀所需的香烛贡品,以及其相关器具的准备和摆放。教坊司提供礼乐。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此时燕王身着龙袍前往太庙祭祀列祖列宗及各路神灵。既是告慰祖先也是彰显自己君权神授的神圣地位。随着礼部的官员出场,他们在天坛、农坛以及太庙三个地方告知历代皇帝的英灵,新君即将继位。刺史登基大典的钟鼓才正式敲响,伴随着气势恢宏的钟声,燕王穿着特制的龙袍登上大内第四重正南奉天门进行祷告。而此时,早已等候在宫门前的朝廷百官,才能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进入金陵皇宫。按官职高低,有序地跪在御道两侧,等候仰望祷告完毕。燕王祷告结束之后,经御道进入奉天殿坐好之后,文武百官才能依次进殿朝贺。此后,再由司礼太监向百官宣读御诏,至此,燕王转换到皇帝的身份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名正言顺。燕王此时心情倒是很稳定,并没有想象中的心潮澎湃。或许是之前预演过太多次了。而且从起事到现在,可以说是顺利的令人咋舌。本来以一隅之地谋一国之地就有点痴心妄想。但是竟然如此轻松的成功了。想着张璟给自己谋划的世界之巅的雄图伟业,现在只不过是踏出了第一步而已。

当阳光照在大殿顶上的琉璃瓦上反射出炫目的反光。金陵的各个制高点都被安置了户外音响。大明璟在燕王,不!永乐帝龙袍上的胸章内安置的麦克风将东方的龙吟传送到整个金陵所有的角落时。全城的官绅乡民们都不自觉的单膝跪地。而万邦来潮的异族使团被安置在皇宫南侧宫墙外西段的鸿胪寺司宾馆舍之内。

“朕乃太祖之嫡,应天顺人,天位不可以久虚,神器不可以无主,上章劝进,朕拒之再三,爰乃俯徇与情,已于今日即皇帝位,大礼既成,所有合行庶政,并宜兼举。”永乐帝身体轻轻的在颤抖,那是激动的。而朱高炽在不远处看着站在阳光下的父皇,心里面充满了崇敬!这位帝王不管是现在还是后世都是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个传奇帝王。其文功武德堪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现在大明的走向是一路往上的。不管是科技还是政经的层次都是在一个异族无法企及的状态。

大明璟没有跟着百官参加大典。他以保障安全的借口呆在了监控室中。看着无人机从空中传来的画面,耳中听着自己便宜父皇口中的华丽骈文。在高潮时候适时的在音响中穿插好像龙吟一样的背景音。放者无意听者有心。自此永乐帝为真龙天子就坐实了。当永乐帝发言结束后,大殿顶上用全息激光打了一条金龙在大殿顶上绕了三圈以后飞升了!!当时就百官屈膝拜服!万民心悦诚服!这招儿真的神了。在这种年代人们对君权神授还是有着很深的执念。

整个金陵三天狂欢。因为走了不少的文官,空出来的宅院被原燕山系的武将文官所接收。几乎家家设宴户户庆贺。内府在秦淮河两岸摆了百桌的流水席。每人五枚铜元就可以吃一顿两荤两素一汤的标准餐。内府放出话来,所有收的钱将用于养济院的运营。在第一天开席的时候太子朱高炽和新上任的内阁政务司总理大臣张辅以及北疆王朱高煦、南疆王朱高燧前来赴宴。每人给了五枚新发行的金币。结果城中官宦富户皆派遣下人过来吃标准餐,然后就五枚金币这么给。最后三天百桌流水席一共收了近三十万枚金币。结果招惹新成立的户部税务司和审查司派员前来监督。这事儿还上了金陵皇家日报和大明寰宇报的头版头条,昭告全天下。在大明疆域之内,所有的县乡一级的衙门里面都有个千里传音盒。由当地的锦衣卫派遣专员看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