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一十三章 山东、山陕、河南全…(2 / 4)

加入书签

波却是如此的真实。很多人整理的漂亮的胡须被吹乱了。有些人不得不按着乌纱,担心被吹走。当他们刚刚缓过来,交头接耳想讨论一下是不是在被击中的地方埋设了火药的时候。第二轮发射开始了。这批高爆弹是因为杂造局有更新的高爆弹设计制造了出来。现在手中的存货都要尽快处理掉。打掉是最好的选择。而能吓到南军比杀死南军更好。所以就有了这次的演习。

一共打了三轮,最后一轮是燃烧弹。那吹过来的冲击波是炙热的。前排官员的发端须末都枯黄卷曲了起来。让一众文官心惊胆战。

最后燕王只是望了他们一样。说了句:“腐儒,大明的未来交到他们手里早晚毁掉。与其让他们毁了大明,还不如让我毁了他们。”张玉以为燕王要杀人。

结果燕王跟着说了句:“麻烦世美把他们送回去吧。弄艘船,直接送到金陵。”

张玉拱手行礼:“遵命!”

谁想得到这次的航行让这些文官大多数最后成为了压垮建文的最后那捆稻草。大明璟知道要用船护送这帮文官回去的时候,笑得见牙不见眼。准备好了船送他们从黄河口出海。然后和四海舰队会合。四海舰队用虎鲸火力支援舰护送他们南下到金陵。如果遇上大明水师,对方不开炮,我们不开炮。对方如开炮,我们必将其击沉。大明璟的舰队被拆散了去画地图了。大明璟的要求是,那里都是岛。再大也是岛。绕一圈画地图,再上岸勘探。把有什么作物、矿物都找出来。实际上船掌室里面有无人机绘制的投影海图,还有大概矿藏的位置。只要确定这个世界和那个世界一样的位置就好。

在定州的平安、吴杰就尴尬了。南下?去干嘛?给铁铉送行么?北上?这点人马孤军深入?找死啊?这时候传来了济南城被燕军不花一铳一炮而下的消息。平安和吴杰都傻了。这怎么玩儿啊。这时候来了个燕王的使者,实际上就是政宣司的一位同知,为什么出动这么高阶的政宣司干部。只能说,平安和吴杰是燕王很看重的将领。

这位名叫余正平的燕军政宣司同知年轻帅气。一脸的正道之光。面对两位沙场宿将不卑不亢的诉说着燕王对两位的看重。最后提出一个两个人瞠目结舌的方案:“两位帅军南下回到各自的驻地,山东境内所有的南军都请撤退到彭城、淮安、海州一线。燕军保证各位以及辖下将士的生命财产。绝不会半途出手。给两位十天的时间,离开山东。如果粮食不够,我们可以提供粮食。”

“如果我们不走呢?”平安问道。余正平提了腰带上挂着的时计看了一眼。这玩意儿就是一个机械闹钟。被大明璟拆了开来重新做了面板,画了十二时辰发给燕军中各个技术兵种计时用。政宣司也有。

“半个时辰后,燕军前军将在城外展示火炮射击的表演。请将军移步观赏。”

塔读@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放宽心,我这里会给到两位将军一面旗帜。看见的就不会攻击,而且我会和两位将军同行,护送两位出山东地界。”余正平给来传讯的亲兵说道。

亲兵回去以后不到半个时辰,余正平带着二十个政宣司的主簿到了定州城外。平安、吴杰两人麾下的军士早就打包好了等将军下令开拔了。所以军令一下,不到一个时辰手下就回报已经准备好了。两人都以为听错了呢。这么快么?一千怎么就没有这么快过呢?这是真的不想呆了啊?就这样,平安、吴杰还有一众都指挥使、都督、同知啥的就准备上路了。

济南城的陷落让周边的州府都大为震动,而且燕王派了人去给山东布政使司辖下的州府送了文书。要求十五日内向燕王投降。燕王会保证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言下之意,你如果选择不接受我的保护,那我就可能会攻打你。这样一个文书就让三个政宣司主簿发送。几乎每个府衙、县衙都是三个人的配置,不会多一个。结果十五天以后一个没少的,所有的政宣司主簿都回来了。他们带回来的信息简单扼要。“愿降!”

就这样简简单单的,整个山东都落入了燕王手中。结果山西、陕西、河南纷纷投降。一时间建文朝廷风声鹤唳。而没有投降的大多数是因为辖下官员中家属在南朝的居多。而这时候燕王一份文告在短短半个月传遍大江南北。寥寥数语:“孤于陛下之间的问题是皇家的问题。于地方辖下官员无关。望勿株连。如有贼以此兴牢狱,孤必讨之!孤誓诛之!千山万水不可挡!如若不信!大可试试!试试这燕山刀枪利否!铳炮强否!”

这篇不是檄文胜似檄文的文告好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建文帝的脸上。朝中百官无一不为燕王的担当折服。连方孝儒这种建文死忠都说出了:“此乃阳谋,某无计可施。”而盛庸投降,且家人被北平接走。家里连只猫狗活物都没剩下。而当着文告传到皇都的时候,载着济南城一百多个官员的四海货船也到了燕子矶。看着在长江上那两艘船身舰炮好像刺猬一样的虎鲸火力支援舰,燕子矶守军默默的把火绳掐灭了。而货船靠岸,百官鱼贯而下的时候。建文在金銮殿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