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五章 东昌之役前奏(2 / 3)

加入书签

,燕军立刻加速行军。在南军离开德州还不到一个时辰后就进入了德州。本来想乘乱大发横财的城狐社鼠被逮个正着。燕军的军法司执掌军法,非常时刻行非常手段。这些家伙一旦抓住直接当街斩杀。且不得收敛尸体。另外发动德州居民举报。一时间德州城内的治安变得夜不闭户道不拾遗。那个年代的兵军纪全靠杀。普遍使用的是所谓十七禁令五十四斩。动辄斩首的军规让大部分军士噤若寒蝉。而大明璟帮助张辅指定的军规更加细致。但是没有那么多的斩杀。因为奖励也有很多,反而让那些惩罚变得令人嗤之以鼻。明明做好就可以得到奖励为什么要去违反?脑子坏忒了?就像后世酒驾一样,这种罪都会去犯。连朋友都不会有的。

在德州休整了三天。这是让德州变成一个没有犯罪城市的三天。燕军军法司也是杀了不少人。燕王的大军又出发了。目标是德州西南面的临清。济南在临清东面两百里。这就让铁铉和盛庸终日难安。恐怕燕军会突然转向杀向他们。就派了兵追蹑其后,就近监视。燕军根本不鸟他们,自顾自的行军。在建文二年十一月十二日进驻临清。而济南派出的两万人尾随其后也不敢上前阻拦也不敢跟燕军对战。这种战也不是,退也不是的状态让南军自己士气低落。燕军在临清好像打算不走了,大肆营建。不出五日竟然在临清沿着北运河的地区建设出了一个辎重修建基地。这是要打算攻打济南啊!被派遣跟踪燕军的南军被吓到了,赶紧派兵回济南报信。而铁铉和盛庸觉得这是个机会。又派了一万五千人去加强这支偏师。这偏师的主将孙霖都快疯了。我要增援干嘛?我要回济南啊!可是军令如山,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燕军根本没把这三万五千人放在眼里。这个偏师也只能在聊城驻扎,都不敢靠近临清五十里。结果没几天燕军开拔了。把孙都督吓得瑟瑟发抖。赶紧带人从聊城一口气跑到了禹城。燕军当他不存在,直接从临清南下。三天后从馆陶渡过北运河,向南进发直至东平。这些州县都是济南外围比较重要的粮食产区。每到一处,张辅就会带人尽快摸清楚这个情况。为未来建立农庄做预备工作。在东平休整了几日以后就继续南下,到了汶上。这时候铁铉和盛庸觉得机会来了。将济南城中的大军倾巢而出和孙霖的前锋在东昌会合,堵住了燕王北归的路线。这态势完全是在燕王、张玉战前的谋划之内。此时,南军的先锋孙霖带着三万人奉命向汶上靠拢。

以燕王原来的性格,早就挥师北上和铁铉、盛庸决一雌雄了。不过这次经过谋划军司的详细计划。现在应该从汶上出发,北上沿大清河直接入黄河在滑口登岸直插东昌。谁想得到这南军先锋孙霖磨磨唧唧一天蹭五十里的南下。他可不敢离东昌大军太远。这孙子是真的胆小如鼠怕死的很啊。燕王大军毕竟人太多了。先安排一部分将士用大明璟提供的铁皮船沿河北上。这船不大二十米长五米宽,可载四十名全副武装的神机营士兵。如果载骑兵可以载十五匹马和骑士。这船最魔幻的地方是一个手摇用扭杆棘轮驱动的螺旋桨。反正船上都是士兵,力气有的是。咔咔一顿摇,能有每个时辰三十里的速度。这船还是折叠的。平时放在马车上,需要的时候展开。驱动部分单独安装。相当好用。结果在十二月初四的时候燕军赶到了黄河渡口滑口镇。当燕军上岸后正在收拾那折叠铁皮船的时候,斥候来报镇外十里发现南军斥候。这支快速穿插偏师的主将朱荣和刘江当即决定给对方来个埋伏。全军一万人躲在滑口镇内。当斥候没发现什么异常回去复命的时候,燕军赶快把飘在黄河上的铁皮船收拢起来。幸好那些斥候没有很仔细的查看。否则一定穿帮。

孙霖眼皮一直在跳,心中不安的感觉从出济南一直伴随着他。但是一路上基本上都是有惊无险。多少也让他对这感觉有点好笑。太紧张了,离东昌也就六十里。实在不行就逃回去。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斥候来报,前面是个黄河渡口。渡口中有很多的渡船。这点倒是真没说错,斥候再往里面一点就能发现河面上飘满了画着燕字的铁皮船。孙霖下令进驻渡口,看看船够不够。这支先锋队基本都是南方人。几乎都会水。坐船南下可比走路轻松多了。孙霖脚蹬着马镫让自己的大腿内侧稍稍的离开了点马鞍。那火辣辣的感觉从大腿内侧传了过来。瞬间让他清醒了:“快!看看有多少船!妈的!这马骑了三天了。”传令兵将主将的命令传递了下去。部队的行军速度瞬间提了上去。很快两万多人就进入了滑口镇。这镇子规模不小,可是没啥人。难不成都逃走了?

孙霖已经差不多到镇口了。前军大声呼喝!“有船!好多船!”这么一来后面的人就快步上前。连孙霖也想早点到渡口,不由自主的提高了马速。就在这时候沿街房间二楼门窗被踢开,一支支火铳伸了出来。南军还在愣神的时候,燕军齐声呼喝:“降者免死!放下刀枪!”南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那里愣住。孙霖听到这声音好似大锤灌顶都快疯了!我就说他妈有事儿!我就觉得这趟危险!果然是这个样子。孙霖当下拨转马头还没开口叫撤退的时候三支长箭从镇口的酒楼顶上飞了过来,基本上是围着他的身体过来的。也就是说,这厮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