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一章 火器雄县发威铳口之下无冤魂(1 / 3)

加入书签

建文元年八月,皇都一反常态的连续多日阴霾。皇城内上下感觉讨逆事态严重。本来寄予厚望的宋忠竟然在怀化被燕立如此轻松的击败。最可怕的是阵斩三分之一。这在任何时候都是场惨烈的胜利。结果锦衣卫回报燕逆顺势不到千人。且伤兵营内一旬内只烧了三百多具尸体。大约三千多人归队!在传统的冷兵器时代,进了伤兵营九死一生啊。这燕逆中有高人啊!可惜锦衣卫在北平都司的布置被燕逆破坏的七七八八。燕山六卫中的暗桩都困在北平城内,对战事了解并不多。燕山三护卫和新设立的神机营还没有能建立起消息传递。

朱允炆今天很烦躁,当时他让宋忠以锦衣卫指挥使的身份去开平掌兵的时候。是有人提出不同意见的。但当时朝廷上下都认为燕逆兵力太少不足以撼动朝廷的根基。掌兵大将可以平庸但是必须忠诚。而身为锦衣卫指挥使的宋忠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毕竟是皇爷爷留给他的老臣子。可是谁想得到竟然会败的如此彻底。蓟州之战的消息传来,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马宜非战之罪。还没开打就被毛遂绑了。要是毛遂不降,这蓟州还不知道在谁手里呢。

黄子澄今天踌躇满志。宋忠这个无能的蠢货,当时他们就不看好。现在死了就死了。朝廷兵多将广,没了宋忠就不能讨逆了么?开什么玩笑。老将还是有的嘛。今日请旨进宫就是要推荐长兴侯耿炳文。这可是和大将军徐达一样列为一等工程的老将啊。到洪武末年,诸公、侯皆已去世,幸存的只有耿炳文和郭英二人。而耿炳文因是开国元勋,更是国之重器。只因新皇对老一辈的武将不太感冒,总想着要自己培养新生代武将。可是现在没有时间了啊。必须说服新皇让长兴侯领军!

“陛下,燕逆麾下将士皆参加过数次北征,势力颇为强劲。臣请长兴侯耿炳文领军前去讨逆。”

“长兴侯?今年六十五岁了吧。尚能饭否?”建文帝很是怀疑。

“耿炳文为明朝开国元勋,历经战阵,战功卓著,以功封长兴侯,是大明朝开国元老中仅剩的两位宿将之一。虽然耿炳文年已六十五岁。但是,其丰富的战阵经验是无价之宝。且在军中威望甚高。以其领军还可以知道军中那些年轻将领。”

“燕逆虽强,人数也就这些。带多少人合适?”建文总感觉不能太过信任这老将军。

“需十万,加上辎重民夫。可称三十万!”黄子澄乃是文官,对军事上的见识实在是有限。他询问了多名从怀来逃亡回来的校尉佐官,都对燕逆的战力相当的恐惧。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建文帝朱允炆任命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率驸马都尉李坚、都督宁忠领三十万京兵北伐。命安陆侯吴杰、江阴侯吴高以及十多位都指挥使数道并进,直趋北平方向进军,并命令山东、河南、山西三省助给军饷及后勤支持。

众将出发前,建文帝朱允炆在御大殿送行,他这样说的:“从前南朝梁国萧绎为了登上帝座,命令他的属下时有‘六门之内,自极兵威’。意思是萧绎为了当皇帝竟然怂勇他的手下趁乱杀掉他的三哥、侯景所立的简文帝萧纲,这样的事情不祥至极。现在,你们这些将士将要和燕王对垒交战,千万注意不要杀伤燕王,不要使朕有杀叔父的坏名声留于后世。”朱允炆的指示精神成了朱棣的护身符,以致于在战场上,谁也不敢伤到朱棣。削藩的是他、用莫须有贬敕周王的是他、逼得湘王阖家纵火自焚的也是他。现在要保护叔叔的性命。真的是既要做婊子挣肉金又要竖牌坊扬名啊。

八月十二日,燕王侦知耿炳文领兵十五万驻真定。都督徐凯领兵十二万驻河间,都督潘忠、杨松领兵两万扎营莫州,其先锋九千人已到达雄县。燕王对耿炳文的行军方法十分了解,采取主动出击,带着军队向耿炳文的大营进发了。燕山三护卫到达了无极县。这里离敌人的驻地真定,只有几十里的路。大战在即,燕王召集手下军官在通州大营商议对策,到底先打那一路为好。这时候有人建议先不要直接进攻真定,应该开赴新乐并伺机而动。这就是要以不变应万变咯。时任燕山三护卫都指挥使的张玉不以为然,说道:“今当径趋真定,彼虽众,然新集未齐,我军乘胜一鼓可破之。”张玉就知道南军一定会束手束脚。洪武帝杀了那么多年。耿炳文乃是现存唯二的从龙老将。无错就是功。这种老家伙自保是第一位的。哪里会像燕军那样锐意进取。

燕王认为张玉的话很有道理,当即心中大定。既然有了打算就对一种属下说道:“新乐僻于一隅,我军逗留在此,锐气已馁。先南军引众来战,势力不均。若等且度能胜否?我等必要直抵真定,贼众新集。纪律未定,人心不一。乘我士气有锐,一鼓而破之。玉言正合吾意,吾倚玉一人足矣。”这个评价之高令在座的将领多少有点吃味。不过人家张都指挥使降明前就是北元二品的枢密知院。到燕王麾下以后有屡立战功。且谋划无数。一家都被重用,实在是嫉妒不来啊。实际上张玉的理论并不激进。耿炳文自认部署相当缜密,雄县九千人守城无论如何两三天可以坚持。此时莫州驻军可以前往救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