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七章 豆金娘初登场(1 / 3)

加入书签

张玉府中,认祖归宗回来后,王氏给后院这次去祥符的嬷嬷、丫鬟、马子和各色下人发了红包。这帮带出去的都是心腹。定是要笼络一番的。各人感恩戴德的谢过各自回屋休整。

张璟平时就是燕王府和家里,激活记忆以后就频频往返海淀。虽然一直想住到庄子上,但是山谷中的庄园和别院还没有完全修好。没借口常住啊。只能去燕王府应他那世子伴读的差事。全然不知自己已经被人盯上了。锦衣卫往北平城派了一位奇葩的试千户。和长史葛诚碰面后在其口中听说了张璟的奇遇,对此兴趣盎然。一直想要见一面,终于等到张玉一家回北平。原本昊天之中有很多法门可以用来窥探以及监视。只要张璟愿意,神念发散也能把周边事物探查个疫情各处。但是这厮懒啊。修炼本是件很枯燥且需要大毅力大恒心的事情。他现在做这些事情的动念是要改天换日,所以兴趣浓烈且能持之以恒。

锦衣卫北平试千户刘培是锦衣卫中的边缘人物,这厮本来是个文官,奈何一直升迁无望。后来投靠了当时的锦衣卫使宋忠。宋忠是锦衣卫中不多的异类。也是文人出生。颇为正直。但是前两任锦衣卫指挥使都参与了洪武四大案之中。最后不得善终。宋忠对这种株连甚广的谋反案敬而远之。那时候文人对锦衣卫唯恐避之而不及,能有人主动投靠算是凤毛麟角的存在了。当即就给了百户的官职。后来被同僚排挤,为了安抚这厮的情绪便又升任试千户。派驻到北平城。算是远离权利中心,给他一个闲职。如果是别人就吃吃喝喝混日子了。可这位偏不,要干一番事业。

这日,张璟陪朱高炽上完了课。长史葛诚神秘兮兮的说要考教他们一番。看看他们对于民生有什么样的感悟。让他们去钟鼓楼收集些关于民生的信息。张璟不以为然,这种事情本来就不应该是身为世子的朱高炽所要关心的。上位怕被人操弄蒙骗就培养好自己的班底。实在不行微服私访几次,啥都有了。关键是自己的班底要有足够的忠诚度。上位者需要读懂数据,从数据中了解变化。而不是去收集数据。当然这种先进的管理手段都是后世经年累月累积总结出来的。虽然后世一直认为是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实际上中国人传统上对数据很重视,每朝每代都有朝廷出面收集各种文书进行整理堪印。从中可以看出发展脉络,只不过普通的文人很少有这种意识去面对数据。他们平日里最多的是考究所谓的微言大义。而微言大义终究无法面对浩如烟海的数据无法改善经济民生。

讨论群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张璟、朱高炽两个小人儿,莫昆四人和燕王府的侍卫十人陪同就开始了所谓的微服私访。这阵仗,稍微有点脑子的就能知道是啥情况了。而锦衣卫试千户刘培则扮成个买卖人,在必经之路的一个茶铺二楼等着见见张璟呢。一行人就当是游玩,一路上莫昆和王府侍卫交流着新装备的使用心得。而张璟和朱高炽两人则坐在车中玩着张璟搞出来的中式扑克牌。按照张璟个人的喜好。大小怪是盘古和伏羲。四个花色是梅兰竹菊。四个国王分别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四个女王是吕雉、窦漪房、武则天、刘太后。四个骑士是孙武、班超、杨素、李靖。ACE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数字就实在懒得编了。两人在那里玩跑得快。输了在脸上贴十二生肖的小贴纸。这种东西张璟从基地的幼儿园搞了不少。毕竟还是个孩子啊。时不时的还是会流露出无邪童真。

大车虽然是没有任何标识的。但是架不住车边几个侍卫高头大马,身上军旅杀伐之气四处发散。绝大多数的路人都小心翼翼的避让。快了酒楼门口,张璟拖着朱高炽下车向自家的酒楼走去。酒楼名字叫知味观,这当然也是张璟的恶趣味了。门口的迎宾博士一看是自家主人,也不多说就直接领上了楼。刘培在大车经过的时候就轧出了苗头,除了茶铺就跟了上来。看到了张璟以后不免有些失望。就是一个普通小孩儿。长得倒是唇红齿白,身量倒是比普通十岁小孩高大不少。可朱高炽也是身量不矮的。所以两人在一起也没有感觉特别。不直觉的就跟了上去。迎宾博士只当是有客,便跟着迎进了酒楼。不过在上二楼的时候被阻止了。刘培只能悻悻然的在大堂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自有跑堂的酒博士前来招呼,直接给了刘培一本菜单。刘培翻开一看每个菜都用彩色颜料画了出来,什么是什么一看便知。且旁边还有食材和烹饪手法。这本菜单在北平城曾经被人开价百两收购。冷盆、热炒、蒸煮、汤羹、点心加起来有三百多道菜式,让同业都快疯了。不带这么玩儿的啊。让不让人活了啊。

刘培看的眼都直了。他问酒博士:“此物乃是谁人的手笔?”

“此乃我家掌柜的手笔,我家掌柜搞出了很多大明亘古未有之菜式。所谓民以食为天。我等汉人呈口舌之欲也非一日之功。子曾经曰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我们知味观就是要所有客人每次来都吃到最好的食物。我们用最好的服务对待每一个客人,厨子用最考究的烹制对待每一盘菜!您看,这里有推荐菜式。您一位可以尝尝我们酒楼的招牌搭配。您看着图片上的搭配,你看上那个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